《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已经拉开,全国区域性产业布局的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形成合力,东、中、西部各显特色,初步造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以及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始的文化产业布局和区域结构的雏形。实施区域发展规划,首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规律决定的,显示了文化产业的对一二产业的基础依赖性和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新经济的能动性辩证统一。
最近经济普查统计数据表明,文化产业诸多指标均显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但是投资收益数据却显示出西部省份高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全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资产收益大大高于东部发达地区,大有可为。这也说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文化资本过于集中,逐步成为文化资本输出地区,而西部的投资机会则好于东部地区,成为吸纳投资的最佳区域。(参见王亚南等:以国家统计标准分析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成效[A].载张晓明等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25-428.)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新的区域发展策略成为必需。十七大部署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这一整体战略在个不同条件的地区,可以有重点、有分解、有步骤的开展。在此之前,区域发展的问题却出在了“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上。例如,各地匆忙上马“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各种以文化节庆为名、行招商引资之实的行政组织活动接二连三,“产业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收集捐赠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以动漫业为代表产业投资建设重复、低效。
正确的指导思想应该包括三个要点:盘活资源,认清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一,根据不同的区域资源状况,发展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具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现代消费群体,劳动力价格也较高,宜于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 类型的文化产业。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有丰富而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传统和民间消费习惯,宜于发展“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的类型文化产业。西部一些地区可以进一步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文化旅游为主线,以品牌运作为核心,开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衍生产品和特色产业群,实现了文化脱贫,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分析利用资源优势,就会大大减少产业发展的盲目性。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继续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认清文化产业和经结构优化要走创意之路的趋势,以“创新、创意、创作”贯彻于各种类型文化产业的兴办过程。社会现代化的一二次波峰涌起文化产业和创意升级潮流。基于调动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文化创意行为既适合于每一个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层级,也为不同水平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所必需。各地区都可以立足当地需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由顾问波尼·阿斯科鲁德曾经说过“中国创造”面临的症结:有的时候,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创意产业作为整体的存在,因此不能够正确做出政策和投资的决定,就无法切实地得到落实。因此,国家应当把创意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产业加以对待,中国各级政府还有必要专门成立创意产业的管理部门,把创意资源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资源加以管理,制订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引导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新经济、新文化在中国的崛起创造条件。但是,创意产业正在被庸俗化,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试图与创意相关联,似乎创意已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中国“创意之都”的大旗随处可见,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城市都纷纷提出要把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未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创意已成为各城市最时髦的标签。在当今中国,“创意产业”似乎有些被滥用,成为以运动方式推广普及新事物的中国的一种时髦的文化标签。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激情要规划有行动更要有模式类型选择,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区域文化产业植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区域文化气质。前者是显形硬性差别,后者视隐形柔性不同;前者容易为人认识,后者则要长期感觉。例如,同是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的成都和重庆,在文化气质上截然不同。成都优雅从容、轻商重农、超然空冥、自洽通灵,重庆则是坚毅自强、勇为敢闯、重信尚义、兼容开放。这样的文化气质将应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模式。强求一律、盲目赶风、攀比排异就会失去区域文化产业的灵魂。关键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突出特色,以特色求生存。只要规划科学,政策得当,措施得力,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存在大量机遇,同样可能在某些领域或环节演奏“第一小提琴”。 (陈锋 中国艺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