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场域:培育市场 保障文化产业价值实现
体制: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共进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要求其以雄厚经济资本运营为生命力,这已经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所证实。只有走出政府包办的老路,建立多方多元融资的机制和途径,才能壮大文化产业的经济底蕴。
英国作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先驱,拥有多种渠道实施文化投资,包括政府拨款、转政府组织资助、基金会资助等。其中鼓励融资创业的做法值得称道。创意业主体最初多为中小企业,它们资本额小,无以为继维持研发。多数银行又认为创意产业风险高,不乐意为它们投资,导致创意资金筹措困难。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小组则千方百计倾力相助,公布可以为创意业者提供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ESTA)对于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发展启动资金。英国政府还发行彩票(一年就可以筹集到赞助6亿多英镑)来筹集文化基金,鼓励企业赞助文化发展,鼓励全体公民自愿支持文化事业。
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日本采取多样融资等经济手段。包括完善促进投资及融资环境,以民间团体为主导带动文化创意活动推进,奖励公营机关使用文化创意事业的成品,为企业研发提供资金赞助,提高文化创意事业相关产品的消费量,奖励、带动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活动,对于新兴文化创意主体给予研发补助或租税减免,扶植创意的发展空间。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韩国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基金”,使得中小企业也能得到资金贷款,启动文化创意的研发生产。这样就一反过去以大财团为主的经济生态,使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文化产业良性的发展。韩国政府全力资助本国文化产品国际化,在人才培育、研发生产、文本翻译与制作、国际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上,提供大量资金援助和补助,增强文化产业企业的经济势力。
印度的经验则说明要扶助私营文化产业的创新。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西方技术的接受者或者模仿者,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凤毛麟角。1991年印度经济对外开放之后,印度政府批准出售公营企业,鼓励外资进来,私营部门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活跃了。从2005年开始履行WTO约定起,印度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加大对研发的融资投入。自2000年以来,印度可利用的风险资本数额已经翻番,大量美国风险资本公司在印度都设立了常驻组织。美国和新加坡的海外印度人还支持大批技术孵化中心,孵化能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灵活的新经济政策,使印度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信息社会。
在投融资方面,香港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扶持文化产业。一是,成立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富于创新精神或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支持。二是,构建保障借贷的体制形式,解决融资问题。这种新机制使创业者得以从传统的渠道取得资金,如香港信用保险局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电影贷款保证金提供信贷保证等。三是,为投资者及业者建立交流平台,促成政府、投资者和业界代表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合作,包括在资金投入方面。深圳借鉴香港的做法,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成立不同性质的发展基金,资助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员创业,资助优秀创意产业化。对中小企业则提供风险融资的信用保证,使之从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获得贷款,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不受制于资金。
长期以来,中国以国家为单一投资主体,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条块分割和城乡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传统文化体制,严重地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在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放投资准入门槛,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尽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体制格局,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5年8月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和2006年10月文化部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两个文件,在投资融资、发展多元文化产业方面迈了一大步。一方面明确了鼓励、允许和禁止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把放开投资准入门槛与规范监管结合起来;一方面明确了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具体途径,既可以采取增量投资的方式,也可以对国有文化单位进行参股改造。也就是说,把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文化管理上,非公有资本进入中国文化产业有鼓励、支持,禁止三种具体规定、三个标准。一是私用文化产品,即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低,且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文化产品。这类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域包括: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等。对于这类提供私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领域,政府投资可逐步退出,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二是纯公共文化产品,是指文化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直接相关的产品。当然要由政府或公有经济主体举办。禁止非公有资本投资设立和经营通讯社、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转播台(站)、广播电视卫星、卫星上行站和收转站、微波站、有线电视传输骨干网等,非公有资本不得利用信息网络开展视听节目服务以及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站等业务;不得经营报刊版面、广播电视频率频道和时段栏目等。三是准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其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高,但与安全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这些领域主要有出版物印刷、发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建设和经营有线电视接入网,参与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等。这一类文化产业可采取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的方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并投资参股国有文化企业,但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政府还要有有力的监管。(参见文化部市场司司长刘玉珠在“第二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目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好,民营经济对于进军文化产业也是跃跃欲试,而且在有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如浙江省,民营经济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初见成效,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范例,像宋城集团、横店集团成为民营经济投身文化产业的典范。在目前,中国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除了政策的因素条件外,出现了好的形势。一是,全球范围内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的大势已经明了,成为新产业发展趋势。民营企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乘势而起的效能大大提升。二是,文化创意产业开辟出了新的产业类型,这为民营资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崭新产业空间。三是,民营经济灵活性和自由度大的自身优势,可以打破公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体制、人才、观念上的瓶颈,另僻蹊径,创造营利新局面。
为了进一步多元融资集资,塑造多元市场主体,还应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例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积极引进和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完善文化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担保和资信评估体系,健全文化产业资本运作市场,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拓宽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等等。(陈锋中国艺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