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继续健康平稳运行。货币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大幅下降;债券市场交易活跃,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行,发行利率先升后降;股票市场波动中大幅走低;保险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外汇市场平稳发展。
2008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融资总量继续较快增长。融资结构中,贷款融资的主导地位有所加强,企业债券融资快速增长,在全社会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显著上升,股票和国债融资占比明显下降。受股票市场大幅回调影响,全年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额同比减少2875亿元,下降44.0%;国债融资占比下降,主要是2008年国债到期兑付较多,全年同比多兑付1685亿元所致。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一)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水平下降较多,市场流动性充足
货币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债券回购、拆借成交量增长较快。2008年,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成交58.1万亿元,日均成交2316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8.7%;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5.0万亿元,日均成交600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40.2%。资金需求短期化明显,回购、拆借市场交易均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种,其交易份额分别为63.7%和70.8%。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累计成交2.4万亿元,同比增长32.3%。
综合回购市场与拆借市场来看,供给方的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量有所减少,其他商业银行资金供给增加较多;从需求方看,受资本市场大幅回落影响,保险公司资金需求有所下降。证券及基金公司受第四季度市场利率明显下降影响,资金需求明显上升。第四季度证券及基金公司净融入资金同比增长2倍,多融入额占全年同比多融入资金的96.6%。
利率衍生产品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债券远期及利率互换成交量均比2007年增长近一倍。2008年前三季度利率衍生产品交易稳步增长,但受金融危机影响,第四季度利率衍生产品交易量有所减少,债券远期及利率互换交易量比前三季度明显萎缩,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市场仍保持平稳增长。Shibor在利率衍生产品交易定价中的作用加强。2008年共成交以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1783笔,名义本金额为89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利率互换交易总量的22%,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远期利率协议成交137笔,名义本金额113.6亿元,全部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
货币市场利率先升后降。上半年,受市场通货膨胀预期较强等因素影响,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稳步上升至6月份的3.07%和3.08%,分别比上年12月份高0.98个和0.2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市场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平稳。进入第四季度,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操作以及市场预期发生明显逆转影响,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下降,12月份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24%和1.22%,分别比6月份低1.84个和1.85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低0.85个和1.57个百分点,拆借利率创历史最低水平,回购利率达2005年底以来最低水平。年末,1周和2周Shibor分别为1.0058%和1.1620%,比年初分别下降1.59个和1.82个百分点;3个月和1年期Shibor分别为1.7782%和2.3597%,比年初下降2.66个和2.22个百分点。
(二)债券市场交易活跃,发行利率先升后降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活跃。全年累计成交37.1万亿元,日均成交1479亿元,同比增长1.4倍。交易所国债现券成交2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成交922亿元。银行间现券市场上,除其他商业银行净卖出现券1.5万亿元外,其余类型金融机构均为净买入现券。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净买入现券5783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净买入6031亿元。
债券指数走高。2008年,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总体呈现上行走势,特别是9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市场普遍预期政策面趋于宽松,受此影响债券指数快速大幅攀升。全年来看,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14.84点升至年末的132.05点,上升14.99%;交易所市场国债指数由年初的110.78点升至年末的121.30点,上升9.50%。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下行。2008年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4月份,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第二阶段为5-6月份,市场资金趋紧和紧缩预期增加,国债价格下降,市场投资行为谨慎,收益率曲线持续上移。第三阶段为7月份至年底,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市场资金充裕,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快速大幅下行趋势。
债券发行平稳增长,发行利率先升后降。2008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29381亿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企业债券发行额同比增长68.7%,增幅加大37.4个百分点。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分期限看,5年期以下债券品种发行量占比为61%,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1年期以下品种占比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1-3年品种占比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年末,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债券托管量余额为1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扣除特别国债因素)。
Shibor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继续发挥作用。2008年共发行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债3只,发行量为122亿元,分别包括政策性金融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和企业债各1只。全年共发行固定利率企业债57只,总发行量为2346.9亿元,全部参照Shibor定价;参照Shibor定价的短期融资券为156只,发行量为1786.3亿元,占短期融资券总发行量的42%,基本与上年持平;中期票据自4月份问世以来,参照Shibor定价的为17只,发行量为449亿元,占中期票据总发行量的26%。
(三)票据业务增长较快
票据承兑保持稳定增长,票据利率市场化程度高。2008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累计贴现13.5万亿元,同比增长33.6%;累计办理再贴现109.7亿元。年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30.9%;贴现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50.4%。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逐步走低,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降,特别是第四季度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下降幅度较大。
全年看,票据融资波动较大。年初,根据加强宏观调控的整体要求,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压缩票据融资规模。票据融资增幅趋缓,余额持续下降,3月末票据融资余额为1.2万亿元,为本年度票据融资最低值。下半年,随着金融宏观调控要求的转变,商业银行大力拓展票据业务,票据融资增长较快,余额快速回升。2008年,票据承兑、贴现累计融资量合计超过20万亿元,全年新增票据融资0.65万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的比重高达13.2%。票据融资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扩大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支持。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关联企业和下游企业的主要短期融资方式。近年来,尽管票据签发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基本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但中小企业票据签发呈现增长趋势。
(四)股票市场波动中大幅走低
受市场信心不足、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不断加剧、上市公司利润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2008年股票市场在波动中大幅回调,成交量明显萎缩。全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26.71万亿元,同比少成交19.34万亿元;日均成交1086亿元,同比下降43%。2008年年末市场流通市值4.52万亿元,比2007年年末缩水51.4%。
2008年年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1821点和553点,分别较上年末下跌65.4%和61.8%。随着股票市场持续震荡走低,上年股票价格过快上涨的风险逐步释放。沪、深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由上年末的59倍和72倍下降为2008年年末的15倍和17倍。
股票市场融资明显减少。初步统计,2008年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含增发)、配股以及可转债累计筹资3657亿元,比上年少筹资5023亿元,下降57.9%。其中,A股发行和配股融资3281亿元,同比少融资4388亿元,下降57.2%。
(五)保险市场需求明显增加,保险总资产增长减缓
保险需求明显增加。2008年,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784亿元,同比增长39.1%,增速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其中寿险收入增长49.2%,增幅同比上升24.9个百分点;财产险收入增长17%。保险业累计赔款、给付2971亿元,同比多支出706亿元,增长31.2%,其中财产险和寿险分别同比多支出398亿元和251亿元,分别增长39.0%和23.5%。
保险总资产增长减缓。2008年年末保险总资产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其中,投资类资产增速为11.2%,增幅同比下降60.1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增速为24.1%,增幅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