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次金融危机的历史看,摆脱经济低迷,货币当局超常规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逆势扩张,似乎更符合摆脱危机的需要。然而历次救市政策实施效果看,这种“以泡制泡”的超常规政策不仅不能拯救经济,反而延长了经济萧条的时间,最终只会阻碍经济复兴。因此当前全球必须走出这种“超常规”流动性膨胀政策的误区。
一、大萧条时期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阻碍了美国经济复苏的进程
凭借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和经济强权,每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都严重触及货币发行的“底线”,甚至不惜动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开闸放水,然而流动性一旦释放出来,即使是美联储这样释放货币流动性的人,也无力掌控。更可怕的是如果一方面通胀预期升高,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仍然不足,那么滞胀将在所难免。从全球危机史看,流动性政策并不是救助危机的有效工具,反而成为绑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元凶,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就是印证。大萧条时期,为了对抗通缩,美联储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另一方面下调联邦基金利率。1929—1933 年, 基础货币增加了20%(见图1)。1929—1935 年, 商业票据利率从5.9%持续下降为0.8%。然而由于货币供应存在着内生性, 虽然美联储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 但从1929—1933 年3月银行危机结束时, 货币供应量M1下降幅度超过25%。美元升值后, 大量资金寻求保值增值机会便投向房地产和股市, 美国国内出现金融资产价格和数量的急剧膨胀,1934 年后美国出现了超过10%的高通胀。
图1: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货币供应量
数据来源:美联储
到1935年美国的产出仅达到生产能力的73%。从1937年5月到1938年6月, 美国工业产值下降了1/3, 价格水平回落了3.5%, 失业率高居19%, 。193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29亿美元, 比上一年又降低了7%。这次衰退一直持续到二战爆发之后, 由于外国的大量订货和美国军事工业的大发展才得以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