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一半人口将住在城市 警惕区域差异扩大][中国城镇化率近50% 发展重点在中小市镇]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邹德慈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1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中国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这是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市场化机制的出现,土地转让制度的改革,沿海开放城市对低价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沿海大中城市。
邹德慈说,据统计,自1996年起,虽然每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1.5亿,2000年达1.7亿,但是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城市。这股“大潮”成为该段时期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直到今天还没有终结。2008年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尚有1.4亿。
到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但大城市的发展态势却越来越强劲。大城市发展快,面貌改变大,但是城市内部的贫富差异扩大,公共服务水平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大量存在。
邹德慈认为,近十几年来依赖“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提供低价劳动力——加上低价土地——创造GDP——增大城市人口——提高城镇化率”,越来越成为中国这个时期城镇化的主要路径。这样的路径,存在很多问题,虽有近利,但不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人数达1.92亿,公路春运人数达21.1亿。邹德慈说,这条路径使得中国每年1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每年春节前后移动一次,造成世界上独特的“春运潮”,给国家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消耗。
邹德慈表示, 2008年冬至2009年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沿海城市的出口加工业萎缩,造成1000多万农民工“失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这条路径的不可持久性和脆弱性。
2008年全国城镇化率45.7%,农村人口尚有7.2亿。邹德慈说,据预测,今后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然会保持在1亿~1.5亿。农民工“失业”的现象也不可能很快消失,大中城市的容纳能力今后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多路径的道路,路径之一是积极推进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城镇,目的是截留和吸纳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避免全部或主要流入大中城市。
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11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