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希望中印媒体成两国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印驻华大使:形象和现实息息相关 中印应增加了解][张炎:把握机遇深化合作][周明伟: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中印关系发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3月30日讯 2010中印发展论坛3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办,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承办。中印双方嘉宾围绕“中印的相互理解与媒体责任”和“中印的经济交流与利益互惠”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亚非拉部部长曾建华在中印发展论坛上做了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
很高兴参加中印发展论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了不起的开始。我想做三点评论,然后提两点建议。今天大家谈的最多的可能有三个词,一个词就是误解,第二个词就是媒体,第三个词是交流。
关于误解,我想,过去的误解是有历史原因的,由此引起相互隔绝了很长时间。但是现在的误解,我有一点觉得莫名其妙,里面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相互的不信任,或者相互的猜疑,或彼此不放心,更多的来自相互的竞争。我听到很多印度朋友提到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一山难容二虎。我对他这个想法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印度和中国怎么能放在一个山上呢?如果说整个世界是个山,你把美国放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这个比喻本身是不太恰当的。
第二个词是媒体,中印两国高层都是有共识的:发展两国关系。毫无疑问,现在关键是两国的国民感情怎么改善的问题,怎么改善?需要加温,谁来加温?只有媒体。因为什么呢?中国和印度的人员来往实在太少了,一年才50多万。我举一个我们的邻国的例子,中国—韩国一年是600多万,每周的航班是800多个班次,我们中国和印度加起来是24亿人,才53万人的交流,实在太少了。但是一下子让这个交流马上增加很多,我觉得可能性也不是那么大,也没那么快。这就需要媒体,媒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媒体被誉为“无冕之王”。但是媒体也不是无所约束的国王,我想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自由应该是以不损害别人作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在报道对方情况的时候,我想还是应该全面地、客观地报道。
第三个词是交流。我觉得我们的交流实在太少,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一些问题放在一边,然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两国关系。当然可以记住彼此的关切,先不要争论,中国为什么能够发展,刚才Rabade先生讲了,中国的发展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是有没有想过中国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不争论这些问题。曾经有人跳出来争论,但是后来还是没有争论,才有中国今天的发展。所以,中印关系的发展我想也是先发展起来,先交流起来,只要两国的交流能够起来的话,我想能形成一个潮流,可以推波助澜。这个交流除了媒体之外,我觉得青年交流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老一辈的怨恨可能化解起来比较困难一些,但是年轻人就不要背上老一代的包袱,所以青年交流非常重要。
最后我想提两点建议:第一,建议两国政府支持成立一个媒体合作委员会,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我觉得双方误解太多了,需要有一个平台交换信息,通报情况,共同讨论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敏感问题的处置方式,或者核实一些事件的真相,我觉得媒体合作委员会非常重要。第二,建议媒体报道的导向是不是可以用文化和经贸合作当背景,为什么挑这两个呢?因为这两个是两国合作的最强音,拿它当背景怎么做都不过分。但是我的意思不是一定要忽略分歧,避重就轻。不是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媒体太敏感了,我们的受众不一定都是精英,分歧可以交给智库来解决,他们可以在关门的时候讨论任何问题,为两国政府建言献策。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