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短片)
解说:
昨天,《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这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罕见的对一部法律当年实施,当年就开展执法检查。
据这份检查报告显示,目前食品安全法执行过程中尚存在着监管体制改革不到位,配套法规仍滞后,安全标准数量少、指标粗等七个的问题。
而本周三,国务院任命张勇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该机构2月6日宣布成立,被公众寄予厚望。
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委员):
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后,应该说还是任重道远。
解说:
的确,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推动制度完善的同时,也需要有所作为。此次武汉的检测与禁售举动,从中我们或许能够得到启示。这次武汉检出问题豇豆的设备是气相色谱仪,从美国引进,每台价值40多万元,是农药残留检测的精密仪器之一。这种定量检测所需时间大约要6个小时,过程也比较复杂。
杨唐虎(武汉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
我们武汉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当时我们市一级投入了2200多万元,购置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从2006年开始,2007年、2008年、2009年,每年市级这一块的检测经费在100多万元以上。
解说:
资金、设备,以及检测的耐心,都说明排毒并非不可行,但是其推广价值却也被打上了问号。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说,在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检测过程中,全国普遍采取快速定性检测法,这种检测的优点是速度快,费用极为便宜,缺点是检测并不彻底,而最为彻底的检测方式——定量检测费用昂贵,时间长,不适合农产品。对于市场来说是不现实的检测方法。
根据调查,在豇豆产地之一的海南陵水县做定量检测的仪器全县只有一台,因携带不方便,目前放在农业局办公室,基本只用于摸底调查检测。陵水的例子也提醒我们在基层地区,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挑战或许更大。
记者:
武汉市农业局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方面的监管,日常都是采取哪些措施呢?
杨唐虎:
我们在全市建立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第一层就是我们的市一级和区一级农检中心负责对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查。第二层就是我们的生产基地,我们的蔬菜基地都建立的质监机构,蔬菜在上市之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以后才能上市。第三层是经营单位自检机构,包括第一是批发市场,第二是集贸市场,第三是超市,这方面他们建立了自检机构。对销售蔬菜实行最后一道把关,通过质监合格才能够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