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医”是13亿中国民众的殷切期盼,也是责任政府不懈努力的目标。然而,受制于体制、经费等深层次的问题,医改的步伐仍显沉重。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参加全国政协农工党分组讨论时,坦言目前医疗系统内部在推动医改的积极性上存在不足,并表示“现在还不是卫生部高调的时候,要做‘老黄牛’,还要准备挨社会十年至二十年的批评。”
此言一出,民众疑窦顿生。是陈竺的话不够豪迈吗?不是。换成一般人,谁有“准备挨二十年批评”的气魄!是陈竺的话不够诚恳吗?非矣。否则,他也不会坦言医疗系统内部对医改积极性不足。
民众之所以失望,不仅是对医改“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产生了高度“审美疲劳”,而且对医改方案“犹抱琵琶半遮面”心存隔膜。
既然能把医改推到风头浪尖,卫生部在“准备挨二十年批评之前”,是否能够深入了解民意,听听民众究竟是想批评你、还是有其他的想法和意愿?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而民众希望了解更多详情并期待能够广泛参与。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围绕医疗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有关改革指导意见和配套文件已基本形成。但这一“重大利好”,时至今日却不见公布,民众仍旧无法了解更多细节,更不要说广泛参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了。
与医改中民意表达的孱弱相比,《劳动合同法》从出台到年休假制度改革措施的确定,整个过程中对民意的尊重堪称典范。同样是与每位公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劳动合同法》的决策者广泛咨询全体公民的意见,集聚民智;而作为利益相关人的广大民众,在这一过程中也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献计献策。
事实证明,由于民意在决策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最终获取了相当高的社会认同度。同时,决策者在与民众的互动、磨合中,也得以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科学决策。可以说,在民主、开放的过程中,决策者和民众实现了难得可贵的共赢。实践充分证明,广泛征集吸纳民意的决策,才是最符合民意期待、最科学民主的决策。
值得高兴的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国务院将就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看来,民众期待医改更快更透明,已经得到了高层决策者的认可。接下来,就看执行者能否把总理的承诺和民众的期待又好又快地落到实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