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促进区域整合,推动经济增长转型的思路与建议
“区域整合”是综合考虑各区域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要求各区域以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有序整合的方式进行“整体推进”。纵观我国区域整合与经济发展演替的历史轨迹,未来20年中国区域整合的方向、重点、格局、成效,将对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产生战略性影响,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区域整合这一资源配置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转型——跨越式与均衡式发展。
(一)以打造具有发展支撑能力的城市群为契机,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的区域整合
城市群是区域整合的战略平台。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具有竞争性产业和高度城市化的城市群。因此,十七大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在国家战略层面,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这为建立国家城市群体系提供了有力保证。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三大城市群能量的集聚与辐射将熨平东中西部差距,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的同质化一体化的大中国经济区域。 此外,中国还出现了一大批正在形成中的城市群雏形,也成为新的经济活力地区,如 “成渝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 “关中城市群”、 “郑州城市群” 、“哈尔滨城市群” 、“福厦城市群”等等,这些次城市群也将不断释放整合能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战略支撑。
在城市群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几个问题:首先是必须要有产业合作基础,必须在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分工和产业扩散;其次是体制性障碍是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症结。体制性障碍是导致市场分割、统一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难以建立、市场机制不能在区域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区域内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难以形成的基本原因;再次是要有一个总体协商机制或协调机制。对此,可以考虑实行独特的制度创新和特别的经济政策,实施全新的产业链设计,进一步强化组团式城市群的空间等级化、发展一体化,达到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区域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二)坚持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构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球产业轮动的经验表明,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两大方向。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即将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认为装备制造业是资源消耗大、高污染的行业。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后的先进制造业,不但不是资源消耗大户,而且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高技术产业提供上游支撑,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下游支撑,通过价值链的提升、微笑曲线的提升,就能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三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由于我国东、中、西、北各区域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为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互补性发展提供了多元化基础。基于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定位以及发展阶段的转变,坚持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协调化的统一,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特色。
首先,在不同区域之间,立足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避免新的产业同构现象。珠三角、长三角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格局,环渤海、东北等区域则应发展以巩固基础工业,壮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其次,在同一区域内部,也分为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定位。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双核”,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不同梯度,协同竞争”将是京津双核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主旋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将成为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双高地。北京主要以文化创意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将成为我国的国际管理和控制中心型的国际节点城市;天津则大力发展以电子、石化、汽车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物流(航运)和金融(CBD)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两大城市各以不同产业为主导,在产业融合上的空间相当大。
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核心城市都在谋划发展总部经济,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服务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配置在核心城市区域内,基本形成“总部-加工基地”区域合作模式。目前“长三角”经济圈总部经济发展较成熟,即以上海为核心,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总部,以江苏、浙江的扬州、镇江、嘉兴、湖州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为制造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区域产业链。
(三) 实现跨区域产业整合与资源整合,做强“大产业”,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的迅速成长得益于国际资本扶持下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那么后30年必须树立中国经济的主体意识,依靠中国本土战略性产业或资源性大产业的内生经济成长才是中国实现强国崛起的关键。
区域整合不是行政行为,而是经济行为,在这其中产业整合与资源整合是区域整合的核心。然而当前我国不同区域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机制还未充分发挥,因产业雷同带来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严重,尚未形成跨区域的布局合理、协作配套的大产业。
首先,产业同构现象严重,还不能形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例如当前许多地区在各自的发展规划中,都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等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地区间、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更趋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间分工协作体系难以形成。据一项调查显示,在长三角经济圈的15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除此之外,在区域内形成许多“重合”产业,例如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沪、浙、苏三地同构率达到80%以上。
其次,大多数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力不强,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种现实状况要求对现有的国民经济体系进行存量结构调整,通过大规模的兼并与收购,形成大型企业集团。例如,由于煤炭、石油等资源分布是自然形成的,不以行政区划为界,而且企业平均产量都不大在全球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中国资源型企业缺乏全球定价能力,贸然提价可能会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这迫切需要通过跨区域使其得以进一步整合利用,提高全球定价能力。
因此必须通过产业整合与资源整合两条途径,尽快摆脱产业/资源低效率的情况。
——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壮大战略性大产业。关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这是国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通过产业整合,形成重点优势产业率先发展、垂直分工体系整合与水平分工体系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打造产业航母。如近来跨区域/跨行业产业重组与并购浪潮渐起,中国钢铁业频频出现宝邯共建、宝钢与包钢签订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宝钢收购八一钢铁、武钢战略重组柳钢等重大事件都反映了国家处于经济安全的战略思考。
——通过区域资源整合发展资源性大产业。中国区资源丰富,在矿产、农林、海洋、生态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发展大产业,要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兴产业”的发展理念,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深度开发和利用各地具有优势的资源,发展大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
(四)立足国际视野,将区域整合纳入到全球分工合作体系中,整合国内外资源,从更高层次拓展发展空间
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延伸和体现。区域整合也应该置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中,所以有必要提倡“泛区域整合”的战略。这里的“泛区域整合”战略,是指立足于国际化视野,把触角伸向国外,将影响全局的区域整合起来,形成次区域合作的战略联盟。这些区域将成为我国承接全球范围资源跨国界流动及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战略平台。
在与周边国家沿边接壤的边疆区域,实施“泛区域整合”战略,带动这些经济次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如在东北部区域考虑构筑东北亚能源合作战略联盟,特别是在全球石油价格高启、有限资源越来越少的状况下,拥有丰富的粮食、食品、能源等资源的东北亚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在广西地区通过泛北合作,应与其他相关国际区域合作结合起来,既立足于东盟,不断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以及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还要积极拓展与日本、韩国、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西部区域,西部大开发中计划重点发展的“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地带”可以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内容相结合,整合国内外资源。这些战略的实施将会大大加速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张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