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大检查均没有问题
嫦娥目前可谓新妆已成,只待佳期了。龙乐豪表示,现在已经进入整装待发的时刻,目前四次大检查已经完毕,等加注完了就可以奔月了。
昨天上午11点50分,记者来到发射塔跟前,高约13层的蓝灰相间的发射塔已呈闭合状态,长征三号甲火箭和“嫦娥一号”已经吊装入内。
隔着铁栅栏可以看到几十米远的距离,可以看到发射塔内灯火通明。中心的工作人员称,那些都是塔内照明的防爆灯,采取防爆措施的照明灯,工作状态下一般是开着的。
航天一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卫星和火箭的四次大检查都已完毕,接下来的几天就是等待加注,通常是在起飞前的一两天开始加注,加注完后再进行全部检查,一切工序完毕即可以起飞。加注包括高温和低温加注两种,高温加注也叫常规加注,低温加注则是在发射的当天前几个小时开始做,预计一两天内就会完成这个最后的程序。
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也透露,刚刚完毕的四次总检查,都没出现问题,而这在过去的卫星发射中是罕有的。在嫦娥升空前的检查尤其详细,除了先做单机检查,单个的仪器设备的检查,接下来还要对分系统进行各个子系统的检查,这些都做完后,再将火箭卫星联合起来匹配实验,匹配检查,这个才称为总检查。也是发射前最具代表性的检查,目前都已经顺利通过。
本月有三天窗口期
针对一些媒体对本次发射“窗口”的说法不一,龙乐豪笑称,发射的“窗口”与卫星的设计、发射时候、地面的跟踪台站等多个因素有关。卫星在天上转的时候,太阳也在头顶上动,地球月亮也都在转。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果与太阳成直角,太阳温度太高容易损毁卫星,一年中只有两次大的窗口,于“嫦娥”而言则是4月和10月,而在本月,有3天是她的窗口期,即24至26日的每天下午6点左右,每天只有35分钟,错过这个时间就只能等到明年。
龙乐豪称,只要不是狂风暴雨,比如风速超过每秒15米,以及发射场上空有带电的云层,通常而言对发射的情况不会有什么影响。
“嫦娥”寿命只有一年
在地面上可以看到的时间要视天气而定,如果天气好的话,可以看到2分钟。如果天气不好只能看到一团火焰,听到地动山摇的震响。
在飞行140秒的时候,火箭的一二级分离,第一级火箭会掉下来,位置应是在贵州山区;再飞行140秒,二三级分离,火箭第二子级会掉进台湾岛东南面的公海里。此外,卫星的整流罩约有8米长,会掉在广东与江西交界的地方,像个两瓣的葫芦瓢。从火箭起飞到星箭分离的1470秒,卫星进入轨道。火箭完成运送任务,而嫦娥还要在苦苦飞行十多天以后才能进入目标轨道。
尽管此前,网上称嫦娥奔月要近两个月的时间进入目标轨道。对此,龙乐豪纠正,从起飞到进入到目标轨道或观测轨道,亦即工作轨道,大概只要10天时间。
而嫦娥的寿命仅有一年,干完一年之后,就会因燃料耗尽而陨落人间。“迟掉下来一天都算是我们占了便宜”。
与其他探月卫星相比,中国探月有两大创新:嫦娥一号探测的范围比较大,我们探测整个月球,外国以前探测的都是月亮的局部;还有把微波技术第一次用到月球探测上。
火箭升空前要穿“雨衣”
由于连日来西昌的阴雨天气,火箭上天前还需穿件“雨衣”。昨天下午,航天一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给长征三号甲火箭进行防水处理。
从航天一局昨天下午的工作安排上可以看到,火箭的防水处理已经列入议事日程。龙乐豪介绍,由于连续几天以来,西昌的天气都不太好,不时还下些细雨,而火箭在升空前的半小时左右就会暴露在塔身之外,为了防止由于落汤鸡式的遭遇而短路,在发射前还需要对其进行防水处理:给火箭防水通常会采取防水胶布或防水胶的方式涂在其表面等。
而据航天一局的工作人员透露,火箭还是很娇贵的。9月底,火箭自北京运抵西昌时,是由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一院发射队的14名工作人员自北京随车押运。
在火箭押运历时近5天时间里,每到预定检车站点,随车押运工作人员都会按要求,查看每一个与产品连接的固定点,是否没有松动,保险铅封是否完好。一位参与押运的工作人员介绍“所有过程必须亲眼看到和亲手摸到”。
且在长三甲押运过程中,三级箭体检车过程中必须要对箭体内氧,燃箱的压力进行实时的监测。随时调节,防止共底部分受损,由于监测管路与箱体的单向阀相连,每次测压时都需要用顶杆把单向阀顶开,方可测压,加之此部位靠近产品的中下部,空间非常狭小,队员们每次检查过程中都要仰面朝上,躺在地上,一点一点往里挪。
每检查完一次压力,队员的身上就会蹭上一层油泥。自北京抵西昌,108小时内,工作人员完成了12次检车工作,确保了长三甲火箭产品顺利、安全、可靠到达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