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沙里“淘金” 草中生财——新兴产业兴西部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3 年 04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沙里“淘金”,草中生财。记者日前在西部省区采访时欣喜地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涌动起一股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热潮。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激活了地方经济,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还为我国生态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

    沙产业:添绿色兴经济

    初春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边缘,30多家企业开发的生机勃勃的沙产业基地,在“不毛之地”里向人们展示着一片片新景观。

    记者在一家民营企业盘古集团生态基地看到,用暗管节水技术大面积种植的生态林已给6万多亩沙地披上了绿装。民营科发生态产业集团还利用沙生植物苦豆草生产无公害植物源农药,利用沙地种植的南瓜加工南瓜粉、南瓜粥等系列绿色食品,引来大量国内外订单。企业还承接了273名生态移民,并通过特色产业链进行“绿色扶贫”,使当地2000多户农民受益。

    在“风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的腾格里沙漠南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美利纸业集团营造了20万亩速生林基地,并正在把以麦秸为原料的造纸生产线升级为以木浆为原料的高档纸生产线。

    内蒙古的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建起百万亩防护林带和百万亩中蒙药材基地,企业聘请国内外专家利用人工种植的甘草等药材开发出十几种药品。他们雄心勃勃地计划,用5年时间使企业的沙产业综合利用工程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7亿元。

    甘肃省张掖地区本着“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组织千家万户农民在沙化土地上建起了总计1000多公顷的蔬菜大棚、60公顷的高效节能温室,兴办沙区资源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年加工产值达20多亿元,成为我国西菜东运和出口蔬菜基地。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曾经是“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的贫困县。近年来县里培育起一批沙棘加工、甘草制药、乳品加工、生态旅游等龙头企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农民致富有机结合,强县又富民,全县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这个县的财政收入达1.5亿元,不仅山川绿了,经济繁荣了,农民也富裕了。

    ……

    这样的企业,如今在西部沙区已呈星火燎原之势。记者每到一处,当地政府官员都会如数家珍般介绍说,投资沙产业的企业不断增多、日益壮大。据国家林业局治沙办介绍,目前全国沙区资源综合利用单位有2千多个。沙区的生态林、经济林种植加工,沙棘、沙柳、柠条、藻类、药材等沙生资源开发利用等都已形成了产业化开发格局,产业链条在不断延长。过去仅限于种树种草的沙区农民也纷纷组建沙产业公司,联合走向产业化。

    在内蒙古的磴口县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又是一年植树时,乡亲们问干部:“今年在哪儿种树?”答:“去年在哪儿还在哪儿”。能够为这个笑话提供佐证的是,记者在这个县看到,科发生态产业集团、盘古集团等民营企业种的树,为了防止野兔啃咬,有的涂了防啃液,有的则在根部套了塑料防护管,成活率一般都在95%以上,而邻近政府部门绿化基地的幼树,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少树根部已被野兔啃伤,据估计成活率不到50%。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王成祖坦言,三北地区民营企业由于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造林的保有率、核实率都在95%以上,而国有单位、地方政府造的林总的保有率不到30%。他认为:“民营企业科技含量高、资金基础好、市场网络大、治理规模大效果好,将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主力军。”

     草产业:种草胜种粮

    “过去光知道种粮食,现在种了草、养了牛,没想到收入一下子提高了七八成。”奶农张三良兴奋地说。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秃力亥村一户祖祖辈辈只知道种粮食糊口的农民,如今他家的20亩地全种上了青贮饲草。“前年在伊利集团的帮助下开始养奶牛后才明白,种草比种粮好!”张三良说。

    在这个由我国乳业巨头内蒙古伊利集团资助兴建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成百栋整齐划一的棚圈里养了上千头奶牛,家家户户的场院里堆满了经过粉碎的秸杆和青贮饲料。奶农任培平告诉记者:“我每个月从伊利拿到的奶款有1万多元,比城里人月月挣工资还强。家里近30亩地全种了草,还不够牛吃,每年得花2万多元钱买草。”——有了龙头企业带动,不仅全村2000多亩地都主动退耕还草,实现了种植结构的调整,还使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和细分,周围出现了种草专业户、草业公司等。

    在伊利集团总部,董事长郑俊怀告诉记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公司已带动近10万户奶农脱贫致富。这个公司已先后给奶农借资12亿元用于购买奶牛,并为奶农建立了完善配套的奶牛养殖、饲料供应、疾病防治、运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去年,伊利的总产值达到4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奶农一年从伊利领走的奶款就有10多亿元。他们把分散的小农户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酒泉地区种草的农民算了一笔账,种紫花苜蓿,亩产青干草1吨左右、草籽30至40公斤,除去成本每亩收入最少在600元以上,比种小麦的效益高几倍。因此,他们种草的积极性很高。不仅如此,一些外地企业也被吸引过来。四川省大业集团就投资在玉门市建设了年产5万吨苜蓿草产品加工、10万亩原料基地的玉门大业公司。

    据了解,目前甘肃省的种草面积已经达到1200多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就达600多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苜蓿种植基地。河西走廊的不少农民还拿出“吨粮田”种草、制种。于是,草籽种营销、草产品加工也热了起来。现在,较大规模的草业公司已经有20多家。这里的西部草业公司,经营有牧草草种、草坪草种,有地产的,也有进口的,去年的草籽销售量达300多吨。牧草加工形式也越来越多,有草粉、草块、草颗粒、草复合饲料等,预计到2005年,全省牧草加工能力将达到150万吨。

    在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采访时,记者很难相信这个乡镇企业仅靠3间土房和300只雏鸡起步,短短的十几年就成为拥有约25.5亿元资产的上市公司和全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加工企业。公司推出的“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模式,降低了牧民的饲养成本,提高了效益,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带来草原羊只饲养方式的革命。

    现在,草原兴发已经走出了内蒙古草原,分别在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建立了71家肉食品生产加工厂,形成年加工羊600万只、鸡8000万余只的生产能力,而且在全国建起4500多家销售网点,还走出国门建设销售网点,产品销售到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带动十几万农牧民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为西部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认为,沙产业和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一片绿色,发展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振兴了一地经济”,正在成为启动西部经济的一个支点,将激活西部地区的经济。

    新兴产业:期待政策导航

    记者采访中,遇见不少从事生态产业企业的积极性受挫的事。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嘉城公司在金山乡的沙地造了1000亩林,已经成材,为维持职工的生活,企业多次提出要砍伐并出售一部分树,但林业部门至今没有批准。

    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李月祥反映,沙化地一旦造了林就是林地,受森林法保护,任意砍伐是违法的。尽管政策也允许合理间伐人工林,但实际上砍伐指标控制严,审批手续繁杂,很难被批准。既使允许砍树,过高的税费也使得种树人没有多少利润可言。关键是缺乏鼓励企业发展沙产业的政策。

    去年,科发集团想从农行贷点款收购农民种的南瓜,从南瓜一种上就向当地银行申请,到过了收购期都没贷到。“民营企业难道是后娘养的?”集团董事长魏凤彪向记者抱怨。他认为“做生态产业的企业,带有公益性质,应该受到扶持。”

    据记者了解,银行认为沙产业经营风险大,回报周期长,而现有的治沙贴息贷款期限一般只有3到5年,许多治理项目尚未见效就要还贷,加上有效的抵押、担保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惜贷。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一个普遍看法是,沙产业、草产业给我国传统的生态建设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政府部门的现有政策措施、管理方式、思想认识滞后于实践,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记者在国家有关部门采访时,尽管大家都认为沙产业、草产业是朝阳产业,但谁也说不清这个产业规模有多大、产值有多少。连哪个部门承担沙产业、草产业的管理职能,都不清楚。基层虽然对沙产业、草产业展开了探索,国家一些文件和部门也有所倡导,但尚无明确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没有科学的发展思路。尤其是民营企业还被排斥在国家生态建设体系的大门之外。

    无人管理导致无序开发。记者在腾格里、乌兰布和等沙漠边缘看到,有的企业为了规模经营,动用机械化设备推平了一片片本已结了一层薄土壳的沙丘,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沙生植被在推土机的隆隆轰鸣声中被摧毁。成片的单一杨树林取代了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红柴、冬青等沙生植被。有的企业科技含量不高而盲目开发,导致资源的破坏和财力的浪费。

    甘肃省委副书记马西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眼下发展沙产业是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点,要用新思路、新措施来加大这个新兴产业的推进力度。

    魏凤彪建议国家建立依靠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借助企业实力开展生态建设的新机制,把社会和企业的力量整合起来,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生态建设。希望国家把生态建设项目面向企业进行招标。

    亿利资源集团副总裁尹成国提出,调整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从事沙产业开发。对从事沙产业、草产业的企业,甚至对生态产业的中、下游产品,均应给予低税或零税率优惠,通过利益政策驱动和资源加工的丰厚回报吸引大批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生态建设和沙地资源开发。而且,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扶持一个,带动一片”的作用。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白玉岭还提醒说,政府要发挥引导市场的作用,在生态产业发展中制定具体措施规范企业行为,确保生态效益,防止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短期行为,在开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保障永续利用。还要注意保护群众利益,防止有的企业在产业开发中侵犯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18.2%的国土是沙化土地,每年还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直接受沙化影响的人口有4亿多。沙产业使沙区资源“变害为宝”,黄沙产“黄金”,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草产业也潜力很大。国际市场草的需求量很大,我国出口能力较弱,养殖业的发展使国内草产品市场也逐年扩大,前景诱人。

    沙产业、草产业“钱”途无量。(吴国清 董峻 姚润丰)

    

    新华网 2003年4月13日

来源: 新华社

相关文章:
世行关注中国西部开发中的天然林保护问题
西部农村教育面临新挑战
世行信息年会:让西部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西部大开发国家已安排投资6000亿
亚行明年计划向中国放款逾14亿美元 支持中西部项目
准噶尔盆地诞生西部首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农业部推荐西部发展五类特色农产品
国际资本首次大规模进入西部
一个女孩的西部行:西部孩子亟待捐助
西部开发标志性工程渝怀铁路重庆端开铺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呈现三大特征
财政部楼继伟:今年新增税收85%投向中西部
投资1300多亿 今年西部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
跨国公司青睐西部多为制造和商品流通流域
东西部合作:从“两人唱戏”到“三国演义”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