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典型链接之一
龙门一跳:百名“村官”变“乡官”
“作为村干部,既是将尾又是兵头,同时还是打头阵的先锋队。”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板榄镇副镇长韦玉炳对9年村支书经历深有感触:作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神经末梢”,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维护基层稳定和推动基层发展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群体承受着待遇低、升迁难、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压力,很多村干部都坚持不下去,一些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做村干部。
为破解这一难题,广西创新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机制。今年4月,广西面向基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及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的工作正式展开,共选拔录用了577名公务员,涉及自治区、市、县、乡镇、村五级和广西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层次之多,为广西历史所罕有。其中,公开选拔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更是打破了以往用人机制,备受社会关注。
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介绍,此次广西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的条件为:担任村干部累计满6年;现任建制村党组织书记满3年,或现任建制村党组织书记不满3年但与任村委会主任连续计算满5年;45岁以下,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高中)以上学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此次公开选拔引入了推荐考核机制,经过层层筛选,共有540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测试环节。根据测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再经过考察体检、研究决定、公示任职、任职培训等程序,最终确定100名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的大名单。为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在素质测试这一项上突出“考能力、考平时”,特别注重测试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高分低能、会考试不会干事的现象。
“我感到万分激动,万分自豪!我1995年开始担任村干部,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当上乡镇领导。”前不久刚被选拔为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副乡长的黄玉园喜不自胜,“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这一好政策,让村干部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
为使这些洗脚上岸的“村官”与乡镇领导工作实现“无缝对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7月底举办专题培训班。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向群在培训班上告诫这些新任乡镇领导:“不要以为这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要以为到了这个位置就下不去了。你们有一年的考核期,考核期之后,还要重新测评重新考核,要是你的票数不高、表现不好,就不能继续当乡镇领导了。”
目前,广西从全自治区14359名建制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的100名优秀“村官”已走马上任“乡官”岗位。“如果没有这样公开、公平的选拔,今天我就没有机会做副乡长。在新的岗位上我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辜负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信任。”刚刚担任南宁市横县平朗乡副乡长的刘培堂发表了上述履新感言。之前他在平朗乡池鹏村任村支书。在村民施本堂眼里,刘培堂是一个实干型干部,他带动兴修自来水工程和村道,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谈到当选,刘培堂感觉很“意外”:“考完试成绩公布以后,我没抱什么希望。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公开选拔从能力素质的测试到考核体验和任职公示,全程公开透明,真正体现了‘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原则。” 刘培堂说,作为一名新的公务员,他会用胡锦涛总书记的四句话来激励自己并指导今后的工作: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公仆。
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副处长彭东光介绍,为保证选拔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组织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力保阳光操作。比如,整个选拔工作做到政策公开、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成绩公开、结果公开;健全监督机制,引入公证监督,抽调纪检部门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公选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把公选工作纳入法制轨道;自治区和各市公选办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陈向群表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依靠基层干部。如果基层干部工作不得力,发生在基层的一些小问题很容易酿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此次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就是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形成“实践长才干,基层出干部”的用人导向,激发基层的创造力,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健康成长。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创新,此次公开选拔工作稳定了村干部队伍,让村干部看到了希望,消除了干好干坏都一样的思想,使村干部工作岗位更能吸引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发现一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为上级机关补充了新鲜“血液”,进而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