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海口9月16日讯(记者何伟、实习生李冰) 9月14日正式开工的海南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座航天发射场。据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主任王维昌介绍,“海南发射场不是酒泉、太原、西昌的简单复制和翻版”,新发射场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国家间合作,带动科普、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中国首个完全开放的航天发射场
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常务副主任张平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自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与十多个国家签署了航天合作协定、协议和备忘录,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航天科学技术、商业发射服务和人员交流等广泛的合作。但在具体开展国际航天技术交流和承揽商业卫星服务时,受到了商业开放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建设开放性、环保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一代发射场,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格局,可以实现沿海与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提高发射场之间的备份和互补能力,满足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需求,使我国航天发射场的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完整,极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
其次,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提高商业发射竞争力。“海南发射场建成后将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需求,可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多,有利于改善发射环境,提高商业竞争力,为国家间合作和对外发射服务创造条件,使我国可以更多地承揽国际商业发射任务,促进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最后,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有利于航天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型航天发射场所作为展示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窗口,往往也成为科普教育的基地。海南航天发射场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巨大影响,通过修建大型航天博物馆、开放航天发射场设施等,向广大青少年和游客介绍航天知识,宣传航天事业。
酒泉、太原和西昌三个航天发射场分别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而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由于起点高,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将更高,可靠性、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前建设的三个发射场,大多是局部对外开放,有些设施甚至不开放,而海南航天发射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发射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