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工业生产增速减缓
2008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3:51.2:35.8变为11.7:55:33.3(见图10),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1.4%和33.6%。
1.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继续增长,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420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继
续上升,牛奶、肉产量居全国首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率上升,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8.8%,农牧民通过产业化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一半以上。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2.工业生产增速趋缓。2008年,内蒙古政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步伐,通过实施 “双百” 1工程,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不景气影响,工业生产增速趋缓。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速回落5.5个百分点(见图1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资源能源类行业是全区工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行业。受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市场需求萎缩,煤炭、钢材、铝、铜和甲醇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回落。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40.7%,增速回落23.1个百分点。
3.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其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三大行业增长率都有明显提高,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双百”指:一个企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和一个园区带动百户中小企业。
(三)物价涨幅前高后低,劳动力成本上升
2008年,内蒙古实行了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对全区8大类商品267家企业实行了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制度;对发电用煤和部分抗震救灾物资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公布了市场电煤的最高限价;落实“米袋子”、“菜蓝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促进了市场价格稳定。全区居民消费指数从1-2月份上涨8.3%,逐渐回落至年末上涨5.7%。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启动了电力多边交易市场建设。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快速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从2月份同比上涨8.7%(全年最高)下降到12月份的0.4%。从商品和服务类别看,食品类和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而肉类价格上涨是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快;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价格涨幅下降,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价格涨幅保持平稳。
居民通胀预期下降。据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2008年四季度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同比提高27.3个百分点,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下降38个百分点。
2.生产价格较快上涨。生产价格指数呈前8个月持续攀升,后四个月逐月回落的态势(见图12)。年末,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1.7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14.9%,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6.8个、6.9个和11.9个百分点。
(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3.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受物价持续上涨、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的影响,劳动力价格较快上涨。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19.0%。城镇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分别提高20元和105元。
2008年,在淘汰落后产能、削减原有污染源的同时,内蒙古坚决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基本完成了大中型火电机组的脱硫改造任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2008年内蒙古单位GDP能耗下降4.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2%,单位GDP电耗上升10.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7%,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加大重点空气污染源监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大幅提高。黄河水系内蒙古段污染明显改善,干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提高11.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进“生态内蒙古”建设,大力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治理水土流失,坚持禁牧休牧轮牧的保护性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利用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1.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