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金收支增速减缓,净投放有所增加。受现代支付工具发展迅速、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增速同比分别下降18个百分点(见表2)。
5.贷款利率较上年小幅走高,贷款定价能力增强。2008年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9.72%,同比提高1.2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受连续降息的影响,贷款利率明显回落。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13.8%和21.4%,同比下降5.4个和3.1个百分点;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64.8%,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见表3)。金融机构综合考虑成本、收益及市场供求等因素,实行差别定价的能力增强。
6.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2008年,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剥离不良资产125.8亿元,辖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15.1%,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包商银行在辖内外共设立6家分支机构,深圳分行和北京分行正在筹建。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全区已有65家农村信用社兑付专项中央银行票据11.4亿元,占发行总额的70.3%。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末,已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家、村镇银行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家,贷款公司1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趋于完善。
专栏 1 农村信贷模式新探索
目前,内蒙古农牧区融资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特点,为解决农牧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矛盾,2007年8月,首家农牧民信用协会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园子村成立,开创了“信用协会+互助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农业保险+银行信贷”的信贷运行新模式。
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是在诚信的基础上,以行政村(嘎查)为单位,由农牧民自愿申请,发起人推荐,当地农村信用社审核确定会员资格,由会员选举产生理事会后,报经旗民政部门正式批准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信用互助协会。其运作特点突出表现在:
1.政府推动+规范运作
旗政府成立由旗人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和财政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领导组织,负责重要事项的决策。为保证协会规范化运行,协会制定《翁牛特旗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章程》,明确协会组织原则、工作范围、会员资格、入会程序、理事会权利、会员权利和义务、协会承诺等内容。
2.风险担保+风险补偿
为保证协会会员得到连续的信贷支持,协会采取风险担保+风险补偿的运作模式。一是建立信用互助基金。会员自愿交纳500-20000元的信用互助基金(个别可交纳4万元以上),作为防范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基本保障。二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旗政府按照信用互助基金总额的10%出资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弥补贷款风险损失。三是建立保险机制。优先将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用于信用协会地区,鼓励地方保险公司开办针对协会会员险种,分担会员风险。
3.三优惠+一优先+一简化
农村信用社通过协会对会员贷款实行“三优惠一优先一简化”政策。三优惠:一是会员贷款额度优惠,农村信用社按照会员交纳信用互助基金的10倍为其发放贷款。二是会员贷款期限优惠,最长期限为3年,且借贷期间自由借还。三是会员贷款利率优惠,执行农村信用社同档次利率最低水平。一优先:即会员贷款优先。一简化:即农村信用社向会员发放授信证,为会员办理贷款只需信用协会为其提供信用担保。
依托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采用“五位一体”的信贷运行模式,有利于增加“三农”信贷投入,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防范信贷风险。截至2008年末,赤峰市已成立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71家,入会会员2025人,金融机构累计为会员发放贷款1.4亿元。
(二)证券市场波动较大,企业融资渠道拓宽
2008年,股市深幅震荡调整,投资者热情减弱,内蒙古辖区证券公司开户数为47.1万户,证券交易额下降33.3%;证券经营机构利润下降38.4%。19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下降69.5%,小肥羊成为首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品牌餐饮企业。全区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共筹资64亿元(见表4)。
(三)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
2008年,全区保险业资产规模和从业人员持续增加,保险网络覆盖广度不断提高,与上年相比,保险密度增加179.2元/人,保险深度上升0.2个百分点。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增长44.6%,增速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累计赔付支出增长35.1%(见表5)。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种植险、奶牛险、能繁母猪险等农业保险品种增长较快,累计承担农牧业风险金额110多亿元,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金融市场交易活跃,直接融资规模扩大
2008年,内蒙古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增强,融资总量持续扩大,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借贷活跃。
1.融资总量快速增长,债券融资占比提高。2008年,内蒙古非金融机构融资总量增长57.0%。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为14.1:85.9,债券融资比例提高3.8个百分点(见表6)。直接融资多集中于能源、化工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量相对不足。
2.货币市场交易量稳步增长,同业拆借业务萎缩。债券投资交易总量增长56.3%,其中,债券回购交易增长45.5%。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较快发展,交易总量增长13.9倍。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交易平淡,同业拆借网下融资额下降76.8%。
3.票据承兑业务快速发展,票据利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增长26.7%,累计贴现下降17.9%。贴现利率前三季度保持平稳,略有下降,第四季度受央行下调利率和取消信贷规模管理等因素影响,贴现需求减少,贴现利率大幅下降(见表7、表8)。
4.民间借贷活跃,利率呈走高态势。2008年第四季度监测的990户农牧户和企业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为27.23%,同比提高8.14个百分点,其中,6个月以内加权平均利率为27.48%,6个月至1年加权平均利率为27.15%,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8年,内蒙古全面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为170万户农牧户评定了信用等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20059户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加强与政府、媒体等机构的合作,社会诚信意识增强。加大反洗钱、反假币力度,建立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等级评定体系和内蒙古假币信息查询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一行三局”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切实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