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化协助中国企业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功不可没
2008年金融海啸重创实体经济,而不少中国企业在信息化的关键支持下化险为夷,保持了强劲的向上发展态势。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信息化建立起以总行董事会牵头的集约化科技组织架构、生产运行体系、应用研发体系,使变革成为企业制度,在核心业务处理平台、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锐意创新,成功克服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仅2008年上半年就实现税后利润648.79亿元,同比增长56.75%,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借助信息系统预测到2008年金融海啸的来临,在危机到来前主动调整企业经营思路,优化航运资源,调整业务,加强现金流监管力度,增强风险防御能力,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信息系统的支持,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海外市场的冲击,实现营业收入442.9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68.3亿元,同比增长33.5%,国际市场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由57.8%上升至60.6%。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通用汽车公司全球各大业务全面萎缩、各子公司难以为继,唯有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独树一帜,在通用汽车公司全球销售额下降17%的情况下,销售额仅下降8%,并在中、高端市场分别实现超过13%和35%的增长。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上海通用汽车从公司全局和业务需求出发,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进行信息化投资,提升投资有效性,通过量化评估提高信息化透明度,实现了企业整体业务的高效运作。
四、出现了一批具有“信息化企业”特征的世界一流企业
信息化500强调查发现了一批具有信息化企业特点的企业。不少企业认识到传统的信息化企业理论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需要,开始向信息化和企业高度融合、具有基业长青因子和新价值观、呈现出世界先进企业特征的企业转型。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坚持“一把手”领导、“一体化”规划、“一标制”管理、“一盘棋”运作,围绕“SG186”工程总体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强化信息化项目统一归口管理,形成了上下统一、共谋发展的信息化工作良好局面。国家电网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规律,深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大幅提高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企业的紧迫任务和重要使命,打造国际一流信息化企业。
中远集团围绕企业核心价值和航运关键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在全球航运业极度低迷时期,保持了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价值,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企业一把手直接领导下,继2005年推进适应宝钢未来发展、支撑新型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之后,宝钢站在“二次创业”的新起点上,“以用户需求为驱动,倒逼营销、采购体系和生产体系的协同”,谱写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篇章。
中石化集团利用信息化打造上下贯通的核心共用管理平台,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经营管理平台和生产营运指挥平台,提高管控能力、堵塞管理漏洞、细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实现信息系统与内控制度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为实施流程重组、体制改革、国际化经营等方面提供决策帮助,帮助企业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将信息化作为支撑集团长远发展和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要求全集团员工“集团上下,统一认识;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广泛宣传;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通过信息化发起“管理革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五、先进民营企业借助信息化转型升级
本次500强调查入选了一批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调查显示,信息化在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明显。信息化500强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07年的9.2%上升到16.8%(见图八)。
图八 信息化500强民营企业比例
新奥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自身管理变革、实现清洁能源战略的升级,寻找国际行业标杆,引进最佳管理实践,实现经营的高度集约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平的迅速接轨。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亲自主导信息化建设,提出“新奥的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仅不能回头,连张望都不可以。”
作为优秀的民族家电零售企业,苏宁电器集团在经历服务系统信息化、销售与财务信息化、ERP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四个信息化阶段后,借助信息系统,根据自身发展,调整组织架构,转向了“集团军群”式的管理方式,精细化、联动式的管理风格逐步树立。2007年苏宁又启动了3亿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打造高效供应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