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企业家职业身份的获取方式显著改变
1993年85.8%的企业经营者的任职方式是“主管部门任命”,仅有3.8%是“董事会任命”。到2007年,已有42.9%的企业经营者由董事会任命,由主管部门任命的仅占18%,下降了67.8个百分点。此外,2007年有31.5%的企业经营者是“自己创业”,比2000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反映了企业经营者来源的市场化程度的增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明显进步。
4.所在企业的构成与状况发生明显变化
(1)企业所有制的总体构成发生显著变化。1993年的调查样本中,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占75%,到2007年这一比重下降到了11.4%,减少了63.6个百分点。2007年有限责任公司占46.8%,比1999年提高了29.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来源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来源于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比重显著增加。
(2)中小型企业比重明显上升。从调查样本的规模变化来看,2007年中小企业的比重为88.6%,比1993年提高了25.6个百分点。
(3)1993年及以后成立的企业比重明显上升。从企业成立时间看,1998年的调查显示,37%的企业成立于1978年及以前,33.7%成立于1979~1992年,29.3%成立于1993年及以后。2007年的调查则显示,成立于1978年及以前和1979~1992年的企业比重分别下降到17.9%和20.1%,而成立于1993年及以后的企业比重上升到62%。
(4)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明显好转。1996年的调查显示,24.5%的企业“停产”或“半停产”,75.5%的企业“正常运作”或“超负荷生产”。而到2007年仅有7.8%的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正常运作”或“超负荷生产”的企业比重达到92.2%。1997年的调查显示,51.8%的企业盈利,而到2007年盈利的企业比重达到70.8%(见表1)。
5.社会角色和自我感受的变化
调查显示,企业家队伍对自身素质的评价显著提高。2002年仅有10.1%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非常高”或“比较高”,到2007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30%,提高了19.9个百分点。
关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2007年的调查显示,71.8%的企业经营者选择“国家经济政策”得当,这表明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积极肯定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见图1)。同时,企业经营者也积极肯定企业家对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家在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就业、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作用“很大”或“比较大”(见表4、图2)。
表4 对企业家促进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作用的评价(%)(2002年)
|
|
比较大
|
一般
|
不太大
|
不大
|
均值
|
对社会财富创造
|
|
48.8
|
6.0
|
0.5
|
0.2
|
4.37
|
对企业制度改革
|
39.4
|
48.5
|
9.0
|
2.5
|
0.6
|
4.24
|
对所在社区发展
|
24.5
|
46.0
|
23.4
|
4.9
|
1.2
|
3.88
|
对科学技术发展
|
19.6
|
52.1
|
24.8
|
2.9
|
0.6
|
3.87
|
对社会文明建设
|
16.7
|
50.4
|
29.2
|
3.2
|
0.5
|
3.80
|
注:均值是由(“很大”×5+“比较大”×4+“一般”×3+“不太大”×2+“不大”)/100计算得出的,数值越大,
表示企业家在该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