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下山,去山下打工。”有一天女儿轻声对家里人说。利杰猛然意识到,山下的生活也许不属于自己,但属于女儿,因为那是女儿向往的。
和老婆商量后,利杰决定下山。
年轻人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急迫,他们更急切地期盼与现代文明相拥。年轻的牧民成为下山人群中的一大亮点。
蒙克那森今年28岁,去年刚刚结婚,他和其他很多下山的牧民不同,在山上属于富裕户。
他家有100只羊,还有些牛,一年下来能有两万多元的收入,他在山上也是令人羡慕的人。
蒙克那森家世代居住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兄弟姐妹8个,父母快80岁了,孩子要结婚,父母就给一个蒙古包,其它什么也没有了。随着限牧、禁牧,大家族能上山的羊只有400多只。
有一天老父亲把几个孩子叫到一起,“草场不够了,400多只羊吃不饱,都待在山上不行,还是下山种地吧。”
蒙克那森把家里的100只羊交给了其他兄妹,带着媳妇下山了。
2006年,他给别人种了200亩棉花,挣了点儿辛苦钱。但他说,自己懂了点种地的知识。
去年,他自己种了10亩玉米,秋天收了7000多公斤,自己出去找来了买家,按每公斤1.1元的价格卖出,除去费用,挣了4000多元。他在定居点开了个小商店卖点烟茶、小食品,还代收移动话费,让媳妇看着,一年下来也挣了4000多元。
今年,他把自家的地包了出去,自己跑出去到附近的村揽一些搬运木头的活儿,而后组织20多个人去干,当起了包工头。他说,这一年下来得有5000多元的收入。政府配的电视送给了山上的家人,自己又花了1850元买了个29寸的TCL。腰间挂上了诺基亚手机。
蒙克那森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了汽车驾驶,他计划着能贷到款,买一辆卡车,在家闲时到和静县城或是州府库尔勒市跑运输。
“驾车跑在高速公路上,那感觉比在草原上扬鞭催马更过瘾,更有成就感。”蒙克那森的神情就如同已经在路上奔驰了一般。
“虽然现在的收入比不上山上多,也很辛苦,但我想,以后的日子肯定要比在山上好。”蒙克那森话里透着自信。今年山上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到他这里看了后,也动了下山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