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加吉娘移民新村,房屋及院落都是政府为移民免费提供的(9月1日摄)。
“棉花可以做什么?可以吃吗?”哈谢第一次见到棉花,好奇地问。教他们拾棉花的人拉着他的衣服笑道:“你的衣服就是用这个做出来的。”哈谢将信将疑。
从那以后,哈谢和棉花打起了交道,乡里专门派人教牧民怎么种棉花,哈谢认真听细心学。去年他把政府分给他家的21亩地都种上了棉花,年底一算挣了4000多元,这可是他们一家在山上两年的收入啊。
“谁说蒙古人不会种地?”他乐呵呵地对身边的人说。21亩地他感觉不过瘾,今年他又从别人手里包了40多亩地,都种上了棉花。
“蒙古人也会种田,为了巴音布鲁克草原永远美丽,为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们这些蒙古人愿意种田……”哈谢说这话时,眼睛望着他那片棉田。
“放下牧鞭拿起从没摸过的铁铣,那实在是一种勇敢的放弃和牺牲。”巴州党委书记张博说。
真正要转变的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我长这么大,头一次穿短袖衬衣。
”乌拉格图拽着身上淡蓝色的T恤笑着说。山上气温低,他从没有机会穿短袖衣服。
“最不适应就是气温。”山上全年平均气温不到20摄氏度,而山下夏季气温高达30摄氏度。这让乌拉格图和一同下山的牧民极为不适应。他第一次在山下被蚊子叮咬,看着手臂上的肿包,不知是什么原故。
山上天天喝奶茶,山下偶尔喝喝;肉也吃得少了,身上少了力气;没马骑了,出门都要走路。
但让他们不适的还不仅仅这些。
“把这片地里的辣椒摘了,给你30元。”乌拉格图头一次给雇主干活,一听能给这么多钱,老实淳朴的乌拉格图二话没说就下地了。
“这辈子也没弯过这么久的腰。”但一想到一天就能挣30元,乌拉格图用手撑着腰、咬牙坚持着。
“这是你一天的工钱。”雇主把两张十元票子递过来。“老板,不是说好30元吗?”乌拉格图怯声问。
“我什么时候说了,你听错了吧,不想要算了。”雇主一副不奈烦。乌拉格图只好接过这20元,揣在兜里,扶着腰回家了。
“以后干活要先签合同。”副乡长阿木西告诉乌拉格图。通过这件事,乡里组织牧民们培训相关法律知识。慢慢地乌拉格图和身边的牧民们知道了什么是合同,怎么签合同。
“这张纸的作用这么大?”从这以后,乌拉格图每次出去干活,都要和雇主先签个合同。不按合同上签的价钱付钱,就找地方讲理。不签,我就不干,反正想找零工的雇主多的是。
乡干部说,这叫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乌拉格图虽没有完全懂那些词的意思,但他知道这可能和自己做的事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