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过程中误诊的几率多大?为什么会产生误诊现象?让我们听听医生的说法。在本报和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的联合调查中,88%的受访医生坦陈自己曾经误诊过病人,52%的受访医生认为临床医学界误诊率在两成以上;在误诊的原因(多选)上,81%的受访医生归咎于医学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多样性,31%的受访医生则认为这里面也有医生责任心不够的因素。
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其博客中连续发表数篇文章谈“误诊”,使得这一医疗界的敏感话题进入公众眼帘,争议不断。尤其是廖新波“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的说法更是颇受批评。
本报和丁香园网就此话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共有740名医生参与,其中住院医师316人、主治医师255人、副主任医师106人、主任医师24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3人。若按医院等级分,80%以上在二级甲等医院,在三级甲等医院者则占四成以上。
调查中,近三分之一的受访医生表示“强烈关注”当前关于误诊的讨论,还有55%的“知道一些”,仅有13%的受访医生“没听说”或者“不关注”。
对于廖新波在博客中的诸多观点,医生们的态度复杂不一。其中,有16%的人赞同“在门诊看病的误诊率是50%”,认为这一说法并非胡编乱造,而是有事实根据的;有三成的人赞同“看病不要一开始就找专家,应该循序渐进”;38%的人同意“现代技术给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证据,但这并没有使误诊率降下来”的观点;超过九成的人支持“要理性看待医学局限”;支持率最低的是“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了,一定要到第二家医院核实”,只有8%,尽管廖新波一再表示这是一个善意的建议。
分析认为,医生们的支持率颇能反映当前的问题。事实上,支持率低的选项正是各方争论最厉害的部分。医生们显然也看到了各方的评论。有医生说,医学确有局限,不过,医学亦是科学,既不能夸大以至保治百病,也不能视看病如投硬币撞大运。此观点四平八稳非常受捧。
在“您误诊过病人吗?”的选项中,88%的受访医生坦陈误诊过。不过,在“误诊”认定上,大家的意见又分歧起来。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如下情况属于误诊:“由于对病情判断的错误,导致治疗上的失误,造成不良后果”;“诊断不及时或延误,丧失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后果”;“甲病诊断为乙病,甲病属漏诊,乙病属误诊”;“主要疾病诊断为次要疾病,原发病诊断为继发病,以致延误主病或原发病的治疗”。
为什么会发生误诊?多数医生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局限性和疾病的多样性;还有相当部分医生称,“病人不够配合,没有提供准确病史、甚至故意隐瞒病史”,或者“医生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个体病例的特殊情况”等等,导致了误诊。从医生自身出发,73%的受访医生认为,误诊是因为“医生的医术水平、经验积累问题”,还有31%的受访医生表示,“医生的责任心不够,有所疏忽”致使误诊发生。( 董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