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势异。4月凶猛的通胀预期,到了5月突然变得温驯起来。各大机构在预测5月CPI时,都不约而同地将涨幅牢牢限制在3%以内,而仅一个月前,这些机构的预测大多超过了3%的政府“底线”。
时值6月,“炒菜者”不得不向天时低头。徒然间,前段时间飞涨的大蒜、绿豆开始大幅跳水,大蒜降幅达50%。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前段时间的“食品型”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
农产品进入短暂下跌通道
近来颇受关注的大蒜、绿豆、猪肉等已暂时进入了下降通道。
从商务部监测的现货农产品市场信息得知,占CPI权重较大的鲜猪肉、鲜牛肉批发价格自4月底以来连续下跌。商务部6月2日已启动第四次冻猪肉收储,但收效有待观察。据新华社分析,前三次收储只是消化了屠宰企业的原有库存,但对价格干预不大。
另外,从我国国内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交易数据得知,5月份豆粕、豆油、大豆期货纷纷下跌,跌幅分别达到5.1%、4.1%和4%,玉米和小麦价格保持稳定。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关联度较高,投资者和交易商一致看空后市。中国流通产业网分析师曹志强表示,蔬菜价格的稳定下降,将舒缓通货膨胀压力。
经济过热被初步遏制
5月的楼市调整力度与广度,出乎市场意料,在客观上也遏制了“过热”的投资增长。
“通胀跟经济发展速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政府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又要控制通货膨胀,这个平衡点很难找到。”曹志强表示,不过,从最容易产生资产泡沫的楼市和股市看,过热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6月3日,虽然亚太股市表现强劲,但中国股市熊态依旧:虽然早盘一度冲高,但午盘由于多头信心不足,大盘步入了下跌态势之中。投资者之所以热情不足,是因为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宏观政策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的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5.7降至53.9;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5.2下降至5月份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