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昨日正式公布与FMG铁矿石谈判结果,业内人士对此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也认为,由于FMG市场份额有限,谈判结果对国内钢铁企业成本影响甚微 。
“这是中钢协在铁矿石贸易谈判中很好的发展苗头。”第一创业研究员刘冰告诉记者其原因是:其一,以往的铁矿石贸易中有长协矿与现货价区分,但此次中钢协与FMG商定的结果是实行全国一口价,不再分现货与长协。其二,在中钢协与铁矿石三大巨头的谈判仍然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中钢协采取灵活的谈判策略化解僵局,对未来谈判格局必将产生影响。
“中国方面的底线是40%,对方是33%多,此次中钢协与FMG达成的粉矿下降35.27%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也是一次双赢的结果。”国泰君安研究员崔婧怡如是说。
虽然此次中钢协与FMG签订的铁矿石贸易协议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但如果以此认为可以降低国内钢企成本,推动上市公司业绩,那可能就会让人失望。
“由于FMG对中国的钢材的供应量太小,我国整体上钢材的生产成本将依旧维持当前的水平,所以,不会导致国内市场钢价和钢企利润产生太大的波动。”崔婧怡称。
据了解,在以往的铁矿石谈判中,中钢企一般跟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产商谈判,他们三家矿厂垄断了70%以上市场份额。而FMG为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公司,年产量在5000万吨左右,即便是全部产量都运往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仅占中国今年5亿吨进口量的1/10。
在具体的供给中,FMG与中国钢企有供销合同的也非常分散。公开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FMG与中国钢企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超过30家,其中包括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江苏丰立集团、江西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宝钢集团等。因此,分摊在各个企业的量都较小。
也正因为如此,昨日在记者就此联系上市公司时,他们在肯定此次谈判结果的同时也称,此次中钢协与FMG达成的铁矿石谈判价格对于钢企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成本上来影响钢价。(记者 陈 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