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烟台、潍坊、淄博、东营、威海、日照等城市,并覆盖了泰安、莱芜、德州、滨州四个辐射城市。该城市群近年来经济充满活力,临海和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突出,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了山东全省的发展。随着城市群对外辐射力的增强,该城市群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已经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的“第四增长极”,但其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第三产业尚需加快发展,区域影响力还有待提高。2007年该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四,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五,现实竞争力与成长竞争力均列第四位。
(1)先天竞争力。山东半岛城市群先天条件的优势在第一梯队的城市群中不甚明显,其中城市土地规模、城市土地密度以及城市耕地规模得分值都较低,说明该城市群的发展将面临一定的空间约束。而在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四。
(2)现实竞争力。该城市群GDP规模总量位列第四,对外贸易排名也处于这一层级,城市群分工程度得分较高,位列第三,但中心城市首位度优势不明显,得分较低,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还未凸显。
(3)成长竞争力。该城市群GDP增长率快,得分值高,位列第二。同时该城市群在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等方面得分值较高,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位列首位。这些都显示了其良好的发展潜力。但该城市群的交通设施中,除了港口与高速公路得分较高外,机场与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的得分偏低,对外联系网络的不尽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阻力。
此外,该城市群的发展应该实行重点突破的战略选择。一方面,利用轻工业适合于中小城市发展的特点,促进整个城市群向以中小城市为主体结构的深入发展。目前,大部分中小城市已经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发展轻工业时,各城市应该选择不同行业作为发展重点,突出自己的轻工业特色。另一方面,在有条件的城市,重点发展以非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高档次的轻工业,以解决大城市少、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