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素有“工业血液”之称。的确,石油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其自身供应能力,因而不得不依赖于国际市场。为了确保国内的石油安全,中国政府曾先后制定了多种战略措施,如建立石油储备制度、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接轨等等。当然,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这些措施真正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然而,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投机基金疯狂地逃离石油期货市场,导致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际油价于7月11日创出147美元新高之后便迅速回落,当月底跌至124美元。8月底跌至115美元,9月底探到96美元,10月底跌到64美元,11月底仅剩54美元。期间尽管欧佩克组织一再减产,但仍然无法阻挡国际油价暴跌的步伐。12月2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跌至每桶35.13美元,到收盘时下跌3.63美元,收于每桶35.35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75美元,收于每桶36.61美元。这也充分印证了笔者“近年来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是投机基金的炒作而非供求关系”的观点。低油价对欧佩克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但对中国来说却恰恰相反。目前,正是中国实施其石油安全战略的绝好机会。具体来说,可以尽快实施以下四项措施:
1、增加石油储备
国际经验显示,石油储备对一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方面,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为了保证本国的石油安全,这些国家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如美国的《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日本的《石油储备法》和德国的《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储备的目标和规模。除了政府储备之外,法律还强制相关的企业进行所谓的民间储备。目前,这些国家的政府和民间储备的石油,均可满足百日以上的需求。美、日、德的石油储备量分别为158天、169天和117天。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酝酿已久,但是起步较晚。2003 年,中国首次确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并规划了4 个基地,分别是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岱山、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受此影响,投机资金开始疯狂炒作,国际油价从当初的20多美元一路飙升至今年7月的将近150美元,导致中国的石油储备战略无法得以真正实施。目前,国际油价已经重新回到了30美元的水平,虽然可能不一定是最低点,但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很小。另一方面,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外汇储备每天都在大量地白白浪费。因此笔者认为,现在立即从国际市场买进石油(有关注意事项见3中第一部分)进行储备就是我们的最优选择。正如某专家指出的那样,“现在大规模买进国际原油来做储备确实是很经济。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只会是越来越稀缺,今后肯定是高油价时代,预计在明后年依然会涨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现在的价位不买进有可能就错失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