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投资土地政策又有新解 基建用地告别免费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16 日 |
|
一向充当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主角”的基础设施项目,未来或许不再有“免费的土地”可用,届时,“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也将不再是一场低成本游戏。
这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依照国务院精神,国土资源部已将“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机制”的探索提上议事日程。而在更早,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就已须报国务院审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从紧”之后,作为控制投资的两道“闸门”,信贷、土地政策“又有新解”。
有偿使用
在“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大政方针”之下,国土资源部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传达着国务院的精神。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征得国务院的“首肯”之后,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的研究工作,终于提上议事日程。
记者了解到,12月11日,在国务院例行办公会上,国土资源部就近期土地工作进行了汇报,在未来工作重点中,便涉及到了“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的相关问题,“温家宝总理对开展这项工作很认可,要求积极推进、仔细研究。”接近国土资源部的消息人士说。
该人士透露,对于这次汇报工作,国务院高层领导十分重视,温家宝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按照国务院的精神,这项工作的研究分两步走。”消息人士表示,“首先研究了基础设施用地中,经营性用地部分的有偿使用问题,解决了这部分问题,再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本身有偿使用机制的问题。”他说。
中国土地协会副会长黄晓虎告诉记者,目前用地体制下,基础设施用地采用无偿划拨的方式,即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完成立项之后,由当地土地部门安排用地,除去涉及征地需要由政府支付征地补偿之外,无需其他费用。
这几乎是“最后的堡垒”。此前,常年采用划拨方式的工业用地,已经全面推行“招、拍、挂”改革。而基础设施用地,由于其特殊性以及存在一定意义的“非营利性”,无偿划拨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从现行的土地分类制度下,基础设施用地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共基础设施,二是带有经营性质的基础设施,前者如道路、桥梁等,后者则包括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的基建配套、电厂等。”黄晓虎说,而根据现在制定的精神,后者将是首先被研究“有偿使用”的领域所在。
弹压投资
“从总的趋势上说,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是推行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要求。”12月12日晚,国土系统的一位专家向记者评价。不过,他表示,从另一个方面看,基础设施用地的有偿使用,也确实可以起到控制投资“偏快”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从紧之后,其传达的内涵颇为丰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077.82亿元,同比增长26.7%,投资规模及增长速度偏大,其间工业项目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的上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被叫停的内蒙古新丰电厂,上马的成本其实就是建设成本,土地基本上没有资金支出的负担,土地是无偿划拨的,在现行土地利用制度下,这种现象必然很普遍。”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副主任严金明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因违规被强行下马的新丰电厂,总投资额28.88亿元,基本为建设成本。而其违规之处,亦集中在立项审批环节,而非土地使用环节。如果新丰电厂完成正式审批立项,那么,它在土地使用环节,并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而全国范围内,情况亦大抵如此。
自从2005年宏观调控开始渐入高潮以来,土地一直被赋予“闸门”的地位。严金明表示,如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推行有偿使用,至少在理论上,土地的市场价格将形成又一道“门槛”,地方政府在筹划上马项目时,会受到地价的限制,尤其是在目前,土地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而这也符合中央意图。在来年的工作中,控制投资与防止通胀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
相关文章: |
|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