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根据上述评价和分析结果,结合中央的要求和精神,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空间资源,推动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要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中部地区大交通、大流通的格局,使中部各种要素流无障碍流动。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地区陆路交通最为发达和便捷的区域,境内京广、京九、陇海、宁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贯通四方,以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里程居中西部之首。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和长株谭城市群位于交通枢纽京广线上,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武汉是九省通衢,湖北在中部地区来说,不论是水运还是陆路交通运输都非常便利。长株潭居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如今居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皖江城市带区位最大的特点是沿江通海、居中靠东,与长三角对接,是中部地区最靠近沿海地区之一。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中部崛起需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因此,中部各地区要统一协调,改进交通运输结构,共建交通设施,共享交通资源,以形成真正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第二,统筹协调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合作。产业结构从一个侧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产业结构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四个城市群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看,总体上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但由于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上科技投入不足,由科技进步推动的产业升级速度有所放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较高。中部地区应按照产业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培育有特色的高科技推动的区域产业增长极。在原有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大幅增加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促进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以武钢、二汽为代表的一些工业,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等一些新兴产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长株谭城市群内的3+5个城市在产业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原城市群是中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多种产业基础,如郑州的汽车、卷烟、电子信息制造业、铝工业和商贸流通等比较发达,洛阳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铝电、石化、建材等产业基础雄厚,平顶山和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漯河的食品工业,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等全国闻名。安徽目前主动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也在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汽车产。中部各地区要引导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附加值较高的产业。
第三,安徽、河南、湖南都是粮食大省,发展很快,应继续扩大中部地区在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的优势。中部粮食主产区应当抓住这些机遇,把粮食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弥补土地资源不足的劣势。河南是农业大省,中原城市群首先应该注重发展粮食生产,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食品工业,拉伸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这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有效途径。
第四,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有效、社会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不能一味以自己为中心拉大城镇框架,扩大占地规模,增加人口规模来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会带来更多的难解的社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减弱,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各地区的要素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分化、组合、聚集要首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决不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来换得工业的发展。在环境建设方面,要积极治理生态环境,大力整治生态,合理开发水资源,有效治理环境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这也是解决城市扩张,人口集聚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和促进中部的崛起。
第五,各城市群要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加快城市化发展,培育增长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总体上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导致经济中心城市或城市群缺乏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中部地区要稳步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中部地区需要积极培育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使其尽快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撑点和增长点,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进而带动中部地区的崛起。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较强,区位优势明显,应发挥其交通和规模经济优势,培育郑州、洛阳等经济增长极,带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武汉城市圈在经济、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科技优势尤为明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所、两院院士人数在全国居于前列,是科教大省,应发挥其科技大省的优势,重点发展以武汉为区域增长极,带动圈内城市的均衡发展。长株谭城市群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条件,长、株、潭三城鼎立,成品字形分布,水和森林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应充分利用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来提升区域的经济能力,同时培育长沙、株洲、湘潭等增长极或次增长极。皖江城市带由于中心城市规模经济较低,综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所以要培育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次中心城市,以增强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