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顺差回落并无悬念。此前不少分析认为,7月份随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实施,出口企业6月抢关出口的“水分被挤掉了”,抢关因素淡化,出口下调应减少顺差。
但实际顺差回落的原因却有些出人意料——长期“缓行”的进口开始“疾走”,7月进口增幅创单月之首。但预期回调的出口依旧“快跑”,进出口双加速超出了经济学家们的估计。而7月的贸易顺差数字,从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检验。出口仍然强劲,是不是说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在实施的第一个月未达预期,还是另有缘由?
7月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有关出口产品安全性的争论都构成了对出口的负面因素。这对产品可替代性较强的小企业形成压力,但对竞争力较强的出口企业来讲,成本上升迫使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以求得生存和合理利润,出口商品成本转嫁给国外进口商,商品价格的弹性下降,使得出口退税调整的调控预期打了折扣。
但应注意到,标志顺差的是进出口额(进出口商品以美元标记的总价)之差,而进出口商品量的增减却难以从顺差上反映出来。同时,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相对走软,以美元标记的进出口额势必“水涨船高”。但出口额升高未必意味着出口产品数量的大幅增加。考量出口退税政策的有效度还应将出口重点商品量值纳入考察范围。
此外,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较低也使得7月份进出口增速“显得”高企。去年7月出口增速仅为22.5%,为全年的低谷,今年7月出口同比增长34.2%,但若相对去年全年27.2%的增速而言并不突兀。而商务部7月份关于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一些加工企业倾向于在8月23日政策生效之前加速进口和出口,部分造成了7月进出口压力。
正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所言,月度数据中蕴含“噪音”,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显示出口退税调整的实际效果。但也应看到,造成贸易顺差的因素多元而刚性,目标锁定为“减顺差”的关税政策调整也定不会是“一针见血”的强心针。
其实,无论着眼点是否在“减顺差”,贸易政策调整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环境、资源等社会成本转变为企业内部成本,解决出口商品成本虚低的问题。而“减顺差”这样一项“大工程”,尚有待于税收、金融、汇率政策的“多管齐下”;有待于社会保障体系和分配体系的完善,解决内部失衡;更有待于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完善,建立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说,“减顺差”必定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减顺差”政策有效性也必然要交给时间来裁判。 (卢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