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农村消费增长首超城市 抓五大消费 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实录 要点 -四省证监局局长纵论资本市场热点 前瞻人民币升值对A股牵引力 -国企老总晒工资只答"谢谢"不说数 张春贤:现在就可带头公示财产 -财政部国土部公布的土地出让金不同 相差1700亿 两者口径不同 -厉以宁:房价太高了确实有泡沫 蔡继明:就算稳房价百姓也买不起 -沈阳动物园另有20只东北虎生命垂危 资金未用于动物 被挪还债 -中国形成完备防御导弹研制生产体系 八一飞行表演队歼十新亮相 -黄奇帆:重庆花47亿清理历史积案 涉黑审判不存在不公正和扩大化 -本专科入学考试拟分开进行 专科招考权下放 取消高考将更不公平 -北京将发布尾号限行评估报告 是否延续即将定音 供暖免费延一周
首页>>2010年全国两会>>两会实录
房爱卿:推动与抑制因素合力决定CPI保持在3%左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3月13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搞活流通和促进消费”的集体采访。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司长邸建凯,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常晓村,出席集体采访并回答问题。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在采访会上,有记者问:2月份的CPI指数达到2.7%,连升4个月,在价格不断上升的趋势下,您怎样鼓励民众消费?

房爱卿说,前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CPI的这些数字,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3%左右,我觉得这个目标还是符合现实,是能够实现的,从总体看,今年既有推动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也有抑制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所以,总体看,今年的价格还是温和可控。具体来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有这么几条:第一,输入性上涨,主要来自国外的一些大宗商品价格在上涨,最近,特别是有色金属,比如铜、锌、镍,也包括石油,这些价格都在上涨,逐步地会输入到我国。第二,需求增加,经济复苏以后,经济发展对一些大宗商品的需求都在增加。第三,成本上升,不仅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还有环保成本都在上升。第四,信贷投放的滞后反应,今年尽管我们新增贷款减少了2万亿,但是去年的流动性可能在今年还有一些反映。第五,翘尾因素,2009年我国物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这些基数的变化产生的翘尾因素对今年也会产生影响,这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

同时还有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我觉得这几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成熟,效果也越来越突出。今年已经两次上调准备金率,新增贷款也调减了。下一步,根据这个价格的变化,我们也会相应地出台一些措施。

二是国家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没有改变。特别是有一些行业还是产能过剩,这也会抑制价格上涨。

三是农业稳定。我们农产品供应充足,特别是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粮价稳,百价稳。

四是企业的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增强。比如生猪,过去生猪是散养户占主体,农民养猪的时候,很多不考虑市场,是一种趋同行为。通过2007年的调整,生猪的规模化饲养占了主体,而这些企业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在不断增强,它会根据市场的供求调节自身的养殖。如果每个企业都这样做了,会对整个价格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

房爱卿表示,根据这些因素,综合判断,3%的目标觉得还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时段、一些区域、一些商品上,价格大幅的波动。刚才提到了,比如今年2月份,我们的CPI上涨2.7%,这2.7%实际主要是食品,食品对这2.7%贡献了74.4%,食品价格上涨了6.2%,而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灾害,雪灾、旱灾、海冰等等,这些使我们蔬菜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还有一个就是去年2月份我们的物价CPI是负1.6%,还有一个就是今年的春节和去年的春节时间不一样,去年的春节是在一月份,今年的春节是在二月份,这些变化使食品的价格上涨得比较快。而且从我们监测的情况来看,过了春节,食用农产品价格每周都在回落。所以,我认为3%这个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所以,商务部将加强市场监测,也做好预测预警工作,也要做好市场调控工作,保障商品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来源: 中国网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2013年将建世界最大高铁网 昆明至台湾高铁提上日程
中国或转为"南旱北涝" 南方或持续10年特大干旱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