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新的安全威胁因素不断出现。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全球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经济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互联互动进一步增强。国际战略力量消长变化加快,大国之间合作与借重上升、竞争与制衡继续发展,新兴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国际体系孕育着深刻调整。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持续增长,各国在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增多、合作意愿增强,世界性的全面大规模战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围绕战略资源、战略要地和战略主导权的争夺加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动荡扩散,热点问题增多,局部冲突和战争此起彼伏。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粮食等问题严峻,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风险的联动性、系统性、全球性特点明显。恐怖主义、环境灾难、气候变化、严重疫病、跨国犯罪、海盗等问题日益突出。
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在综合国力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军事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军事变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大国调整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加大国防投入,加快军队转型,发展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战略核力量、军事航天、反导系统、全球及战场侦察监视成为强军重点。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求拥有先进武器装备,提升军力发展水平。各国更加重视以军事手段配合外交斗争,一些地区局部军备竞赛升温,国际军控和防扩散体制面临重大挑战。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区域、次区域经济和安全合作保持发展势头,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和热点问题仍是各国普遍政策取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签署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安全、经济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进展。东盟签署《东盟宪章》,一体化进程迈出新步伐。中国与东盟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合作成就显著,东亚峰会、南盟合作继续发展。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阶段性成果,东北亚地区局势趋向缓和。
亚太地区安全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剧烈波动,冲击地区经济发展。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局持续动荡。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依然突出,地区热点错综复杂。美国保持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关注和投入,强化军事同盟,调整军事部署,增强军事能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势力猖獗,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地区国家间政治互信有待增强,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有待深化,协调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的能力有待提高。
中国的安全环境继续有所改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台独”分裂势力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遭到挫败,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双方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协商并取得进展,两岸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全面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不断深化,在多边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中国仍面临长期、复杂、多元的安全威胁与挑战。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交织互动。中国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态势,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台独”、“东突”、“藏独”等分裂势力威胁国家统一和安全。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危害上升。外部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增大。美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一,统筹兼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进同各国的安全对话与合作,反对扩大军事同盟,反对侵略扩张。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