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材料当中提到陕西重建工作大部分是就地恢复重建,有一些需要异地迁建,这些重建项目有没有考虑应对后续的地质灾害呢?
2008-06-13 16:26:52
从5月下旬开始,我省抗震救灾工作已由应急阶段转入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阶段。省政府经过认真研究,确定用两年事件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在灾后重建的工程中,毫无置疑,我们将会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防范问题。
我们将把农村灾民建房作为重中之重,在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的基础上,坚持择优房型、提高质量。针对陕南地区农村建房在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设部门推出了灾后重建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标准,并推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在大部分地方就地重建的同时,对个别确需搬迁的地方下决心实施异地搬迁,并将与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扶贫搬迁相结合。散户重建工作计划在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村异地搬迁和整村就地重建的明年全部完成。
2008-06-13 16:28:58
这次地震中陕西直接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募捐包括财政划拨款物到现在21亿多,中间是否存在资金缺口?我们也知道很多捐献到了四川,但是在陕西重建中资金会不会成为一个困难?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谢谢。
2008-06-13 16:36:53
我省受损现在评估下来是240多个亿,但截至目前,包括中央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中央有关部委直接下拨,还有其他社会组织捐款现在是21个亿。如果按照已经确定农村灾民建房需要补助25亿,资金和损失相比,21亿还是一个小数。但是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四川省受灾比我们更严重,甘肃受灾也很严重。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陕西灾区的时候,给小朋友们讲话的时候讲了四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想全国各地在支援四川灾区,也支援我们陕西灾区,陕西省其他地市和陕西省其他大的企业集团对口帮扶重灾县也是八方支援,还有社会各方面的捐助。但是,胡锦涛总书记后面两句话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延安精神,延安是陕西的地级市,也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发扬自立更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搞好灾后重建,搞好灾后恢复生产。所以,我想资金缺口大、缺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我们将在中央的支持下,将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动员我们广大灾区群众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谢谢。
2008-06-13 16:37:27
首先,您刚才谈到陕西省安排2000万资金用于农村的贴息贷款,后续会达到25亿元,请介绍一下这笔资金具体的补贴方式。在农村建房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分散,二是对成本非常敏感,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安全性和抗震性有没有保证?怎么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个问题,目前抗震救灾和重建的过程当中,陕西最缺什么、最难的是什么?谢谢。
2008-06-13 16:39:19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受灾户建房资金除了中央补的以外,省市县财政再补充,大概一户是2万元,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次倒房的有很多,或者大部分都是特困户,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人准备要盖房子,他可能有一些储蓄,再加上政府的补助就可以盖一座达到抗震标准的房子;也有一些群众由于比较穷,还盖不起这样的房子,怎么办呢?就让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在灾后我们帮助这些困难户在山区发展特色经济,来偿还银行款项。大家知道两手抓,其中有一项是怎么样在山区发展特色经济,这也是我们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8-06-13 16:41:11
刚才这位记者先生问到如何提高和把握标准的问题。我们现在搞了灾后重建的规划,总的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选址、择优房型、提高质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达到当地抗震的标准要求,这是地震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原来一些县城,包括一些中等城市抗震设防标准低,教育、医疗等公共部门的建筑抗震标准低,农村民房防震标准更低,我们在灾后重建中强调提高质量、优化房型,给老百姓推荐标准房型,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资金多少来选择。对于整村搬迁重建、异地搬迁,都要由省一级建设规划部门审批审查,由市县做规划做设计,要避开地质灾害点,这样我们给老百姓推荐的房型一定要达到抗震的标准。
2008-06-13 16:42:54
如果资金不够,除了贷款,还有社会其他方面的捐助,加上对口帮扶单位或者和扶贫开发资金捆绑使用,来一并帮助受灾群众,让他们盖起来的房子,能够经受住当地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目前最大的困难,简单说还是缺钱。另一方面难在怎么样更好的医治群众精神创伤。因为死了100多人,有那么多群众房子倒塌。对于山区群众,除了养儿女之外就是建一座房子,房子倒塌了,他的一切家产都失去了,对群众打击很大。我们到第一线去慰问的时候,很多群众一看到倒塌的房子就哭,当地干部讲起来眼圈都是红的。所以,怎样医治群众的精神创伤,让他们振作精神、灾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生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件难事,要做细致的群众工作。谢谢。
2008-06-13 16:47:52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姚省长,谢谢大家。
2008-06-13 16: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