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严冰报道:中国铁路用三年的时间跨越了多个国家铁路用三十年时间走过的历程,稳扎稳打地让“中国速度”一步步逼近并超越了“世界速度”。6月24日上午,国产“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试验中创出394.3公里的时速。这是目前世界运营铁路的最高速度。试验过程中,动车组列车各系统运行正常,列车平稳舒适。这意味着京津城际铁路线桥质量、动车组性能、各系统间的配合已达到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标准。
即将于8月1日起正式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连接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全长120公里,其中87%为桥梁工程,沿途设北京南、亦庄、武清、天津等4座车站,预留永乐站。铁路设计最高时速为350公里。投入运营后,该线将采用公交化城际列车和跨线列车混合开行的运输组织模式,大量开行国产时速300公里的CRH2型动车组列车和时速350公里的CRH3型动车组列车,京津间全程直达运行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6日全线铺通。从今年2月1日起,全线进入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供应、动车组等各系统调试阶段。同时,人员培训、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等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今,动车组型式试验、集成试验、综合试验、联调联试工作已进入尾声,各项运营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北京南站、天津站的改扩建工程也进入了收尾阶段。7月1日起,京津城际铁路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
京津城际铁路地处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三大“引擎”之一——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所连接的京津通道既是我国区域间的重要通道,也是环渤海地区重要城市的主轴。投入运营后,集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特色于一身的京津城际铁路将大大缩短京津间的时空距离,对加快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以外,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配套工程,京津城际铁路的如期开通运营还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提供有力支撑。
开创了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
京津城际铁路大量采用国际领先的铁路建设技术,开创了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多项“第一”。该线首次大面积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首次采用500米长钢轨工地焊接施工工艺,跨区间进行长大无缝线路铺设,主要结构均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线下结构与无砟轨道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对接。特别是工程采用的无砟轨道技术,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具有线路寿命长、维护周期长、粉尘污染少、噪音低的特点,技术含量、质量要求之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据悉,中国铁路已全面系统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的设计制造技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动车组列车由时速200公里至时速300~350公里的技术升级,具备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批量生产能力,掌握了核心技术。在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营的时速300公里和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在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高速转向架、车体空气动力学等方面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处于当今世界领先地位,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高速动车组。不仅具有速度快、乘坐舒适的特点,还具备极高的安全性能。
北京南站外观汲取了天坛的建筑造型元素
总建筑面积为32.2万平方米,高峰期日均发送、到达旅客可达100万人以上的北京南站将地铁4号线、14号线引入到车站内,成为集国有铁路、地铁、市郊铁路和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可最大限度地缩短旅客在站内及换乘的行走距离;其外观汲取了天坛的建筑造型元素,典雅大气,具有鲜明的首都地域特色;在站房设计中采用了大跨度巨型钢框架结构、无站台柱雨棚等先进技术和诸多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而今,集中体现“五性”原则的北京南站和天津站已经以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形象矗立在永定门旁和海河之滨。
中国铁路取得的成绩让世界铁路“刮目相看”。京津城际铁路不仅使北京和天津这两个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间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实现了“同城化”,还使中国铁路大步迈进“高速时代”。再过3至5年,随着京哈、京广、京沪、陇海、哈大、东南沿海等一大批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广大人民群众将拥有更加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的铁路运输服务,人们的旅行生活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