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蔡宙(Charles Q. Choi)
翻译 李天绮
和机器人结婚:戴维·利维认为,人和机器人的结合将会是必然的。不过,很多人觉得,这种期望是愚蠢可笑的。
在纽约性博物馆里,人工智能专家戴维·利维(David Levy)往屏幕上投射了一张虚拟照片:一位身着婚纱、笑盈盈的新娘手牵着一个矮矮的机器人新郎。台下的观众低声轻笑,利维却对他们说:“干吗不嫁个机器人呢?瞧这幸福的小俩口!”
当被问及选择机器人的一方是不是受到愚弄的傻瓜时,利维的脸严肃了起来:“当孤独、悲伤和痛苦成为你除此之外的唯一选择时,找个执行‘爱你’命令的机器人,看着它为爱忙活,有什么不好?当你变得更快乐时,其他的事情真有那么重要吗?”在他2007年出版的《与机器人恋爱、做爱》(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一书中,利维写道,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性、爱情甚至婚姻关系即将实现,这样的关系甚至会令人向往。“我知道有些人认为这样的想法很荒唐,”他说,“但我确信,这一切必将发生。”
这位62岁的伦敦人说出这番话,绝非心血来潮。利维与计算机的情愫始于他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时逢真空管时代。从那时起,他的视野不再囿于对国际象棋的热爱。他回忆说:“那时的人们编写了国际象棋的电脑程序,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他则迷上了编写能实现人机对话的程序。随后,他开始探索能让人机互动的方法,并以此作为博士选题,于2007年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获得了学位。(利维获得国际象棋大师头衔之后,曾经暂时放下了博士学业,周游世界参加赛事,还创办了几家与计算机和象棋相关的组织和公司。)
利维认为,几十年来,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私人化。刚开始,机器人只能进工厂造车。而现在,它们走进家庭当起了清洁工——如罗姆巴(Roomba),还变成了电子宠物——如电子鸡(Tamagotchis)和索尼爱宝狗(the SONY Aibo)。
一名女研究生面对机器人Repliee Q2(左)
机器人的长相可以接近真人。由日本大阪大学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负责人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教授研发的机器美女Repliee站在1米开外,能瞒骗过人们的眼睛达10秒之久(参见《环球科学》2006年第6期《以假乱真的机器美人》)。利维指出:“只要假以时日,有人就会拆下震动器的零件,装进娃娃里,或许再加进几块基础的语音电子板,一个机器性伴侣就初步成形了”。
科幻迷们已看过了太多电影电视中人类和人造智能生命体之间的较量,如《星际旅行》(Star Trek)中的戴塔少校和《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中的赛隆人。但利维相信,有很多人会爱上这些装置。程序员可按客户需求,为其度身定做机器人伴侣。他们还能让机器人耍点脾气,制造点情感上的小摩擦。利维认为:“人们恋上的不是程序,而是一个足以乱真的仿真人。这种仿真模拟可以对人产生巨大影响。”
事实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刚会走路的孩子在触碰一个身高61厘米、名叫QRIO的仿人机器人,并看到它的回应之后,会接受它,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同类;当它电力不足时,孩子们甚至会为它盖上毯子,会告诉它“晚了,睡吧”。利维说:“玩着各式电子产品长大的人,会觉得机器人平常得就像朋友、搭档或爱人。”他还提到,美国斯坦福大学2005年的研究表明,人们会逐渐喜欢并信任那些会关心他们游戏输赢,并支持着他们的电脑模拟玩家,正如他们在得到其他真人关怀之后所作出的回报一样。
现代通信使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也可能相爱。利维补充说:“现在有那么多人借助因特网培养起深厚的感情,甚至谈婚论嫁,所以,网络的另一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经历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