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风头正健,被基金经理客户评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分析师。
他在1997年预见到了"亚洲经济有巨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使他在亚洲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作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1997年初,当印尼的贸易顺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财政也平衡的时候,谢国忠就发表报告说印尼的经济会崩溃。当时很多人不相信。"我懂得印尼经济里最大的问题是腐败。"谢国忠说,印尼的财富是虚的,里面其实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国人不愿意把钱放进去的时候,空架子就会倒下。
同年9月,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两月有余,谢国忠又写了一份香港房地产要下降50%的报告。当时大家觉得是无稽之谈。谢国忠解释说,他主要看的是供应量层面,他看到香港通过控制房地产的供应量来提高价格,人为地吹起一个资本泡沫。
同样是在1997年的夏天,谢国忠看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通缩,并意识到中国经济将从短缺走向过剩。而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维持在8%的高水平,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谢国忠的观察是,原来很多产品短缺导致中国人消费的欲望很强烈。到了1997年左右,这些短缺的产品基本得到满足,消费欲望就开始下降。他因此提出通缩将成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主旋律。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这些先见性的观察后来都得到了现实的证明。
现在,谢国忠已离开摩根士丹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家,他的言论同样被媒体频繁引用,尤其是对中国当前经济的预言,令人瞩目。
中国股市奥运后可能进入熊市调整期
记者:你认为哪几个因素将影响2008年股市?
谢国忠:一是通胀问题。如果通胀持高不下,宏观调控力度就会比较大,货币供应量就会越来越慢,这时候股市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下滑;二是中国经济的增长问题,跟国际环境相关联。
2008年中国股市要当心三个调整点:一是奥运会之后,可能面临一个心理支撑的依托问题;二是政府批基金、撑股市的政策减效;三是美元见底反弹,当全世界的钱都重新往那边走的话,股市可能出现大的调整。
记者:相形之下,哪些行业和板块更值得关注?为什么?
谢国忠:过去三年,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通胀低房价涨,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通胀低的情况下,充裕的资金直接推高了房价。所以过去几年比较好的投资都跟这个相关,最直接的就是房地产业,其次还有银行和建筑材料等。但通胀上去了情况会不一样,通胀高了银根要紧缩。目前银行的盈利主要还是靠贷款,信贷压缩之后银行盈利肯定要受影响。另外,存贷差也是一方面,目前4%的存贷差从长期来看是不能维持的,一旦存贷差被突破,银行股就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
与银行股相对应的是保险股。保险目前实际上是存款的替代产品,存款利率上调对它是有利的,再加上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上有一些优势。所以2008年保险股从投资上是被看好的,至少奥运之前是可以的。
2008年中移动很可能要回归,这家公司大概有2.5万亿港元的市值,来了之后比中石油也小不了多少。
自然资源这一块,2008年油价是要下跌的,美国经济很可能会衰退,美国的石油消费是中国的3倍。油价下跌石油股要当心了,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市盈率40倍,但2008年的增长可能只有单位数,要撑住这么高的股价不容易。
现在我们的宏观调控力度很大,对于周期性的公司、周期性的股票,像银行、钢铁,还有房地产,大家一定要当心。而那些消费类的公司,或者是基建行业的公司,如果盈利能力比较稳定的话,还是值得关注的。
记者:奥运会前后中国股市走向如何?
谢国忠:中国的市场尚不是一个真正的理性市场,奥运之后很可能进入一段调整期。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股票平均价值高估了百分之一百,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要继续撑下去是挺困难的。不过,中国股市整体仍是逐步向上的趋势。如果你有很多钱,那留在里面,也未必不可以。
中国没有巴菲特
记者:中国能出现巴菲特式的投资者吗?
谢国忠:中国没有巴菲特。当前中国股市的投资故事中缺少了巴菲特价值投资中的两个重要元素,一个是估值,另一个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很多自以为模仿巴菲特的人,其实是在投机。
我怀疑眼下对巴菲特的热议只是牛市的产物。当泡沫破灭时,不会再有多少人提起他。当上海A股超过2500点时,中国股市就进入了泡沫状态。泡沫也有它的自然寿命,它是由人的心理驱动的。一场股市泡沫持续3年也是可能的,并能让市盈率超过60倍,也就是正常估值水平的4倍。
记者:对于普通股民来说,新的一年里,怎样才能实现较好的资产收益呢?
谢国忠:风险管理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作为老百姓来说,我觉得大部分人不要把超过20%的资产放在股市里面,应该是远远低于20%。就中国股市而言,一般出现价值低估的时候都很短暂,例如交易量很少的时候,往往这就是一个买股票的好时候了。就一个公司来说,你如果看到一个公司每年的盈利有增加,然后它用的资金本也不是很多,这种股票呢,就可以长期持有。买股票,不是今天买了,你下个月就打算卖出去,所以长期持有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你什么东西买了,又不想长期持有,你最好还是不要去买。
争取经济软着陆
记者:现在留给中国宏观调控者的政策空间如何?
谢国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走了一半,未来还有很多增长空间。中国是在进行增长空间的调整,一个是通胀的问题,一个是平衡的问题,解决的正是这两个问题。有人说,当年日本央行把泡沫刺破之后,引起了经济的萧条。如果不刺破,难道经济就不萧条吗?那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是让它延续一段时间而已。中国现在的问题是通胀上升,中国的通胀根源是钱太多,钱太多变成通胀则是通过房地产形成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之后引起了对价格的预期上升,预期一上升,钱就不值钱了。因为中国人主要的钱都用来买房子。一旦有了钱不值钱的想法,通胀率就上升;工资水平也要求上升,因为我买不起房子了,给我工资要按房价水平来确定;这样一来,就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记者:外企在中国上市的话,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谢国忠:人民币汇率压力会相应减小,因为钱出去了。丰田、奔驰、苹果这些公司到上海来上市,一家拿走几百亿美金,那么中国资金过剩的问题就下降了,这是一举两得,同时也是一石三鸟--减少中国泡沫的压力了。沪市50、60倍的市盈率,有人说是高增长。如果把苹果公司拿来,苹果公司高增长,比你更高,我们作股价比较,老百姓就有了选择。让他有选择之后,对中国的股市理性化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那么在你看来,解决通胀和次贷危机的根本点在哪里?
谢国忠:去年年底我写文章,中国进入通胀时代。通胀必须提前治疗,如果已经通胀了,不能硬压,否则就会硬着陆,在通胀高企的时候,如何稳住是一个大问题,必须使其经济软着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通胀的根源是货币过多引起房产等资产价格上升,但是货币过多又是汇率引起的。(笑)
假如我是美联储主席,解决次贷危机,最大的问题不是货币政策如何调整,而是金融机构资本金不足,风险能力不足,贷款不足,美国监管机构应该好好查查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净资本真实数目还剩多少。
记者:政府部门官员面对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在行政决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谢国忠:通胀已经来了。我觉得政府部门在行政决策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外资的流入。尤其是和政府有关的人员带进来的外来资金,要卡住入口。这里尤其是要把房地产价格压下去,政府利益一半和土地有关;二是紧缩信贷。中国老百姓收入低,主要靠储蓄致富。通胀对他们来说是毁灭性的。通胀高了,银根就要紧缩。在国外主要是调高利率和控制货币供应,但中国货币供应比较难控制,因为汇率还是相对固定,所以目前主要通过控制信贷;第三,是将资金往基建、城建上转,稳定中国经济,争取经济的软着陆。 (据 中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