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也看到了这个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昨日,针对有关“地震善款可能八成流入财政专户”的报道,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电话中进行了回应。他说,公众把资金捐给慈善组织,但最后还是由政府来执行项目,这是个很现实的体制问题。
政府拿善款体制上有尴尬
王振耀坦言,目前没有统计有多少捐赠资金是由政府支配的。
王振耀认为,为什么捐款最后还由政府来支配?现实是“一些NGO组织公信度不高,回馈不明确,导致公众不愿意将钱交给NGO使用”。
但是,交给政府,政府压力也很大,因为“体制上有尴尬”。“这些捐款都要纳入国库,使用国库就需要预算。(由于一些地区没有捐赠使用预算),就要重新补预算,调(捐款)出来会很难”。这套体制使得使用资金的时间相对比较长。
捐款纳入国库也有优势
不过,纳入国库管理也有优势,王振耀说,比如捐赠使用都有审计,不会出现挪用的情况。
针对反馈不透明的问题,王振耀说,“谁接受捐款谁公示应该是未来的改革方向”,民政部也发布了相关公示捐款的文件,但是大部分慈善组织没有经验,政策贯彻并不到位。
■ 调查
部分定向捐款强转政府财政
调查同时显示六成以上捐赠者不知捐款去向
本报讯近日,一项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团队的调查显示,汶川地震募集的巨额善款中,大多数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收入”,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
部分省份定向捐款划入财政
昨日,“社会组织5·12行动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发布了一组有关汶川地震募集善款流向的数据:
据民政部门统计,汶川地震的救灾捐款超过760亿元,其中资金652.52亿元,物质折价105.3亿元。
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邓国胜副教授领衔所做的一项调研显示,上述资金58.1%流向了可接受社会捐赠的政府部门,36%流向政府指定的红十字会和慈善会系统,只有5.9%流向公募基金会。
据媒体报道,调查还显示,有些省份规定,非定向资金必须转入政府财政账户。有些省份,就连定向捐助资金也要强行转入财政账户,由政府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少数承担了援建任务的省份,当地政府用于对口援建的资金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社会捐款。
即便是那些允许大型公募基金会“自行安排使用”的善款,由于基层慈善组织执行能力弱,资金最终还是由地方政府支配。
尽管没有更确切的数字,但据邓国胜估算,全国的抗震救灾捐赠,最后流向政府、由政府来使用的,极可能在80%以上。“至少在他调查的几个省份中,这个比例很高”。
4.7%捐赠者清楚捐资流向
另据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调查,在有效回答的1684份问卷中,只有4.7%的捐赠者非常清楚捐赠资金用到哪里,有50.8%的捐赠者不大清楚,16%的捐赠者根本不清楚资金去向。
邓国胜表示,调查中发现,公募基金会对捐款的去向交待不多,使用的效果效率如何,几乎没有一家公布。“一些公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连专家都看不懂。有的报告关于资金去向就一句话‘全部用于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