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80后农民工”心里话 受尊重比赚钱更重要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并不多,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门技术”和“在家乡没意思”的人占了大多数。

作为新一代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80后农民工”怎样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对未来人生如何规划?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他们,关注他们所思所想。

“我特别不喜欢‘农民工’这个词”

“我特别不喜欢‘农民工’这个词,一些企业由此分出三六九等,提供不平等的待遇和机会,我的很多朋友都因此选择了跳槽。”在饭店做领班的程晓勤听到“农民工”这个词时,明显地流露出不乐意的神情。

记者采访中发现,与“一代农民工”不同,“房子”和“娘子”不再是“80后农民工”的终极目标。他们比父辈更希望能在城市立足,受人尊重,拥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以城市为坐标,极力摆脱“农民工”的痕迹;不再以“过客”的眼神陌生地看待城市,而是逐渐从“打工仔”转变为“创业者”。

“跳槽是为了找个技术好的师傅学门手艺”

“我常看报纸上说我们这一代人脑子灵活,但不能踏踏实实地干活,频繁跳槽,是不安分的一代。”郑州一家修车行的技术工王晓伟说,“其实,我们也并不喜欢跳槽啊!”

他解释说,跳槽成本很大的。绝大多数人选择跳槽不是因为工资太低,而是因为工作得不愉快、学不到东西,或者没有休闲的时间。“我来郑州2年了,最初就是洗车,现在正跟着师傅学修车,换了3个老板,不是我干活不行或挑剔,就是想多见见世面,找个技术好的师傅学门手艺。”

美发师王谦则表示,打工挣得少没什么,但要干净一点,体面一点。“换了那么多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学理发,因为这个职业更体面一些,找个女朋友也方便。”

“有了经验和本钱一定要自己开店。”

与父辈们不同,“80后农民工”不再当自己是挣钱工具,开始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试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记者与十几位“80后农民工”交流,除了两个人表示以后有钱了会考虑回乡办企业外,大多不愿意再回老家。

在郑州市丰产路一家饰品店打工的李瑞说:“现在挣钱不是最主要的,我就是想多看多学,积累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争取在25岁之前自己开店。”

另一家美发店的打工仔田雪岩对记者说:“我现在当学徒,将来有机会准备到学校学学整体造型,只要头几年打工的苦日子挺过去,将来有了经验和本钱一定要自己当老板。” □本报记者杨凌实习生林琳

来源: 河南日报

相关文章:
新一代农民工悄然转型:从城乡流动到融入城市
"软环境"正影响农民工流向:治安 维权 人情味儿
06年农民工生活质量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53.2%
热点关注:大学生起薪低于农民工,也许并不奇怪
大量农民工涌入鹤城 齐齐哈尔启动“农民工维权”活动
建设部:防止农民工工资拖欠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中国大部分省份已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中国2006年起投入21.4亿元培训860万名农民工
2006中国工会维权蓝皮书:农民工维权工作成绩斐然
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站成立 首日咨询踊跃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