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文手持简历,在浙江温州技能人才市场寻找求职机会。蔡庆文是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专业是比较热门的电子商务,他把自己的“期望薪水”定为1000元。
起薪向低“看齐”
面对就业压力,如今的大学生普遍降低了对薪资的预期。来自各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部分毕业大学生的起薪已经低于农民工工资水平。
除了每周一次的现场招聘会,温州市技能人才市场总是招工的老板一头热,前来应聘的技术工人少得可怜。“在这个富裕的沿海城市,缺的是技能型人才,甚至普工,不缺的是大学生。”蔡庆文说。
今年22岁的蔡庆文是海南大学高职学院一名应届毕业生,来温州找工作已有多时。他说,他的要求不高,工资有1000元,工作与自己学的专业相关即可。“然而工作依然难找,只好到技术工人市场寻找机会。”蔡庆文叹了一口气。
2007年,毕业大学生将达413万,加上往年累积的未就业毕业大学生,即将迈进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总量预计可达500多万。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越压越低。
在一部分大学生低薪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的同时,另一部分大学生或当搓澡工、捏脚工,或当保姆、环卫工人等。现实让大学生抛弃了精神层面“天之骄子”的精英意识,以求得基本生存条件。
“脑体倒挂”现象?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现象。社会学者认为,这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下,体力劳动者先进入市场经济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现在,这种现象又出现了?
“毕业大学生起薪低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社会急需实用型人才,而大学生多是一些知识型人才,不受市场欢迎,自然就贬值了,”温州市技能人才市场副主任李萍说。物以稀为贵,供不应求的技术工人比供过于求的大学生工资高也是正常现象。
实际上,市场机制迫使大学生重估自身价值。教育部门人士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虽然部分大学生的起薪只有1000元左右,也有相当多的大学生起薪超过4000元乃至更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大学生群体的工资要比农民工群体高,依然是“脑体正挂”,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挤压现象客观存在。
有评论者指出,毕业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初,不必过于关注薪资的多少,要重视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在自身的能力得到增长后,工资提高是水到渠成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