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从各方面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人民的健康和教育指标持续改善,把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推升到2005年的0.777这一前所未有的水平 ;一些关键性指标,如各级学校的入学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发展指标,已经可以和许多发达国家相媲美。中国人民变得更加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加健康,广大社会成员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国内流动自由,赴国外旅行、工作、学习及其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机会。30年经济增长的好处惠及了全体人民,包括最贫困的群体。无论是用中国官方的贫困标准和全球每天1美圆的贫困线衡量,中国在不到人的半生时间内使数亿人脱离了贫困,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成就。
这些巨大的变化也带来了包括资源环境、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和某些发展不公平以及公共需求变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挑战。把过去30年速度惊人的经济社会发展再延续30年、进入高人类发展国家的行列,要求中国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调整经济增长越快越好的政策目标,走上更加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凡的人类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领域广泛,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政府的财政资源也得到极大增强。虽然人类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发展的目标,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人类发展的进步,而中国的经验表明,在收入增长基础广泛、财政状况迅速改善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是人类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的发展趋势表明,要持续推进人类发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改革公共服务部门。保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并使经济增长广泛提高全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果不加快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保持快速经济增长也将日趋困难。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公平地提供本报告讨论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
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决定因素和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一个国家(地区)人类发展的公平程度,也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任何国家要促进人类发展水平和公平程度的不断提高,都必须有效而公平地提供这些必不可少的基本公共服务。鉴于当前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政府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这将为中国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人类发展创造重要的前提条件。
因此,《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以“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为主题,揭示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探讨如何通过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平的人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