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重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分化;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千百年来处于停滞状态的农民生存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变化增加了就业的流动性(王梦奎,2007)。这些变化,对中国人类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当前,中国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改革开放初期已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继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长期性的根本任务。同时,中国又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大国,经济社会制度还不完善,还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30年前,中国人的首要目标是温饱。政府创造了温饱生活的基本条件,人民就会满意;而今天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提供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的期望极大地提高。例如,政府必须为人民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就业、过上自己认为体面的生活,必须提供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应对人民卫生健康面临的新挑战,如进一步降低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通过预防免疫积极应对各种危险疾病;必须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提供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公共需求的这些变化,是经济发展水平极大提高、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城镇化不断加速的必然结果。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总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中国要实现小康,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的国家的水平,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是一个国家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起点。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到200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1100美元; 200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2456美元。这是公共需求变化最重要的推动力。
消费结构。家庭总支出中食物消费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图1.14),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到2007年,中国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
图1.14 1978-2007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摘要》。
产业结构。用产业结构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阶段时,通常把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0%-15%以内、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40%作为发展阶段变化的参考指标 。第一产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温饱创造条件,它占GDP的比重可以用来预测公共需求的变化。所以,本报告认为,这个标准也可以作为判断中国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指标之一。中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降到15%以下,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40%(图1.15)。到了2007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下降到11.3%。
图1.15 1978-2007年中国产业结构(%)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