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标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健康指标在发展中国家中就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几乎所有的健康指标都已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之前健康指标就已具有不同寻常的高水平(参见本章第4节),这些指标在1978年后继续加速改善。根据中国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1949年以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到2000年上升到71.4岁(表1.1)。
表1.1 1949-200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岁)
年份
|
合 计
|
男
|
女
|
解放前
|
35
|
-
|
-
|
1957
|
57
|
-
|
-
|
1973-75
|
-
|
63.6
|
66.3
|
1981
|
67.9
|
66.4
|
69.3
|
1990
|
68.6
|
66.8
|
70.5
|
2000
|
71.4
|
69.6
|
73.3
|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07》。-代表数据缺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国人口预期寿命数据,中国人口预期寿命2005年为72.4岁(图1.4);而世界平均预期寿命仅为67岁 。
图1.4 2000-2005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公民预期寿命表》,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0年的39.7‰下降到2005年的22.5‰,2006年和2007年则进一步下降到20.6‰和18.1‰ 。(图1.5)。这一指标不仅远低于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87‰),也低于2004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36‰) 。
图1.5 2000~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2003-2007年中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2007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十万分之53下降到2007年的十万分之36.6(图1.6),远远低于2004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十万分之440) 。
图1.6 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7》、《2003-2007年中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2007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这些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上取得的成就,大于在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方面取得的成就,尽管人均期望寿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一个国家人均寿命在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后继续提高就会越来越困难——OECD国家从中国目前的水平把平均预期寿命提高5岁足足花了20多年时间 。在中国,环境恶化也许是另外一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