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年末各类学校在校生达49.3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2.49万人,增长11.32%;普通中学在校生16.43万人,增长3.4%,小学在校生19.76万人,下降0.15%。全面落实了265所学校“两基”迎国检的各项工作,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资金1986万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3343万元,受益学生达到20余万人。
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承担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87个。经自治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乌鲁木齐地区科技成果鉴定97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9项。
全年专利申请量65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发明专利136件,实用新型专利340件,外观设计专利180件。专利授权量为378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36件,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108件。
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全市拥有科普教育基地28个,国家级科普基地4个,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城区10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42场次,利用戏曲、文艺晚会、图片摄影展、群众联欢等各种形式,突出展示乌鲁木齐市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的成就。文化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了对重大疫病和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全年接诊低保人员2.65万人次,减免医疗费用486万元。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总参合率达到95.2%。至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1610家和2.5万人。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我市的接力传递任务,成功承办了全国男子武术散打冠军赛、女子自由式摔跤比赛等4项重大体育赛事。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五大公园新增体育设施185套,体育运动场所进一步增加。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236.0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3.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6万人,人口出生率8.39‰;死亡人口6748人,人口死亡率2.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0‰。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创业扶持、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力度,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援助机制进一步完善,积极安置就业困难家庭,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上岗就业。2008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安置城镇人员就业5.04万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8.16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8元,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达到6116元,增长8%。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52元,比上年增长7.74%。其中,食品支出3427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16%。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据抽样调查,2008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家用轿车2.8辆,家用空调6.06台,组合音响18.18套,移动电话149.88部,家用电脑49.42台,热水淋浴器78.32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09.09台,摩托车76.36辆,洗衣机76.36台,热水淋浴器14.55台,移动电话114.55部,照相机3.64部,电冰箱81.32台。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末,全市共有51.37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有5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1万人。医保覆盖面继续扩大。2008年末,全市共有1.74万家机关、企事业单位68.96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9万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至年末,全市共1.56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0.3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十二、环境保护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6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1.3%。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新增庭院绿化1824亩,完成了喀什路-上沙河道路两侧绿化改造。垃圾填埋场、青格达湖污染治理等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进污染物总量排放和重点企业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工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51吨/万元,同比下降6.21%。
2008年,全市各类安全事故死亡333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63人(其中煤炭企业事故死亡13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0人(此外,火灾事故死亡20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33人,与上年持平。
说明: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9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为准。2.本公报乌鲁木齐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