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在《2009科学发展报告》上发表了题为“试论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八个核心问题”的文章,对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八个核心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该理论由三大部分组成:(1)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上升一倍后,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3℃;(2)升温超过“2℃阈值”后,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3)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完成2050年将大气CO2当量浓度控制在560ppmv之下的目标。
文章接着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八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气温对CO2浓度有多大敏感性。获得敏感性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理论模拟,二是从历史记录中评估。理论模拟发现同样将CO2浓度从280ppmv上升到560ppmv, 获得的增温幅度(即敏感性)为1.5℃-6.4℃, 差别达5℃之多。根据气象观测资料,过去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大气CO2当量浓度从百年前的280ppmv增加了60%左右。针对这个敏感性问题,今后应集中在如何改进模式在处理云物理上的能力、理解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机制、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和气溶胶浓度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深入理解气候系统的负反馈作用这几个具体科学问题上。
第二个问题是气温自然变化的幅度与速率有多大。对气温升高的担忧,不在幅度上,而在速率上,如果升温过快,地球上的物种,包括人类,将有可能来不及适应而受到严重影响。我们需要利用湖泊、珊瑚、树轮、冰芯、石笋、历史文献等资料来做精细的工作,需要发展精确定年技术,提高气候代用指标测量的精度等。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评价气候变化的影响。到目前为止,用得最多的评价途径是模式模拟,另外还有从地质记录和过去百年历史记录出发这两条途径。文章提出今后的重要任务应是创新思维,发展一套新的方法,深度挖掘过去百年记录中的气候变化影响的各类信息。评价气候变暖的影响是个异常复杂的课题,目前所做的评价尚处浅表层面,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到过去100多年的记录上来。
第四个问题是人类怎样适应气候变化。文章指出人类适应今后的气候变暖还不至于是一个严酷惨痛的过程。但真正的问题是,地球上的人口密度已经很大,人均生存空间已经较为狭小,如果气候变暖使一部分地区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国际社会就必须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使这些地区的人群有继续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此外,如何将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变暖的有利方面做充分利用,这也是适应方式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
第五个问题是今后CO2排放有什么样的趋势。我们需考虑三个变量,一是人口变化趋势,二是社会发展阶段,三是能源结构。首先,人口的增长将导致CO2排放量增加。其次,目前发达国家人数远远小于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都有强烈的发展冲动,“社会发展阶段”这一因素整体上也将是促使CO2排放总量增加的。第三,在人类新千年中,终极能源一定是核聚变,核能不排放CO2。
第六个问题是今后的CO2排放空间该在各国间如何分配。如果从人均累计排放出发,比较不同国家的排放历史,则可发现,在2050年控制CO2浓度不高于560ppm这一目标下,所有发达国家其实到2000年前,就已经把它们的排放空间用光了。对于发展中国家,今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将国际谈判议题从“减排”转换到“排放配额分配”上,因此需要抓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1)今后国家间排放配额分配的原则;(2)各国今后所具有的实际排放配额;(3)超额排放的补偿机制。
第七个问题是生物圈固碳潜力和人为固碳手段。“碳收集与碳固定”(CCS)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因为它是抵消一部分人为所排放的CO2的唯一途径。固碳的方法既可是人为的收集与埋藏,亦可通过调控生物圈达到。生物圈固碳无论是潜力,还是成本,均要优越得多,尤其对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应将生物圈固碳放在首要的位置。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减排与发展的矛盾。文章认为如果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受到限制,社会发展速度将势必下降,目前已经形成的不同国家间的贫富差异将得到固化。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妥善协调减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协调机制产生之前,硬压发展中国家减排就将失去道德基础。(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9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