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重构中国扶贫战略

2010年10月11日16:1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穷人 扶贫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规划 1986年 数学模型法 科学发展观 1983年 社会偏好 贫困人口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扶什么?

解决温饱是长期以来扶贫工作的主要功能,“头痛”只需“医头”,“脚痛”只需“医脚”,整村推进、雨露计划、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等扶贫举措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基本解决温饱尤其是农村实施低保制度之后的历史新阶段,扶贫开发,应从“扶贫”向“防贫”过渡,从结果扶持向起点扶持延伸,从瞄准区域向瞄准个人精准,着力在改善条件、提高能力、创造机会上狠下功夫。

1.改善条件。

一是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欠缺的公共服务,使“硬件”硬起来。2009年,一位政协委员在对四川革命老区调研后得出结论,“这些地区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难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返贫率高、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中小学危房较多,有500多万人饮水困难,5600多个村没有村卫生站(所),难以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人们对公共消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就连买米买菜买油的私人小事,也离不开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和对市场的调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就是生存都难,谈何发展,因此,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仍要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要内容。各涉农部门应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扶贫责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本应承担的扶贫主体功能。二是改善“二元社会”生态,使“软件”有保障。中国城乡二元社会孕育出的二元文化,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权利也带有明显的二元色彩。农民的受教育权、健康权、受保障权、劳动就业权、安居权、环境保护权、资源分享权等多项权利严重缺失。浙江大学一位教授研究认为,隐藏在户籍背后的有47种权利,这正是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更是天地悬殊。联合国把“赋权和安全保障”作为反贫的主攻方向,中国未来的扶贫也应从赋权入手,让贫困人口平等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除在公共性需求方面逐步普照现代文明的阳光,更重要的是能在个性需求上真正实现与城里人“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同工同酬、同地同保”,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提高能力。

实施扶贫开发最可持续的手段应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实行“两免一补”之后,上小学、初中难成为历史,但上高中、大学难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同时,贫困地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的继续教育十分匮乏;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过差导致的健康状况欠佳,智力的强壮和身体的强壮亟待下大功夫加强。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中,拿出2000亿美元用于教育,而中国在“4万亿投资”中用于教育的微乎其微。提高农民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当代贫困,更重要的是,能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的“循环累积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必须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发展能力入手,对贫困地区实行综合治理,各涉农部门应调整思路,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强体增智”的综合开发,通过“人”的发展,解决“口”的问题。

3.创造机会。

坎贝尔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拥有选择的机会,这比任何其他的事情都重要得多。最坏的生活可能是没有选择的生活,最愉快的生活是具有最多机会的生活”。贫困群体上大学的少,不是那些人先天愚笨,而是后天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贫困群体收入低,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缺少挣钱的机会;贫困群体“不幸”,不是他们“不争”,而是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阿马蒂亚·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排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他在研究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饥荒历史后发现,并不能用食物短缺这一个因素来解释饥荒和贫困,饥荒只是有些人没有机会获得足够的食物,而并非现实世界中必然不存在足够的食物。机会缺失在现实社会中有种种表现,如就业机会缺失、进入金融市场机会缺失、社会保障机会缺失等。未来的扶贫工作,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创造机会,融入社会。比如,与企业对接,给予他们充分就业的机会;补贴学费,给予他们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缴纳医保金,给予他们医疗救助的机会;成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组织,让他们有借钱发展生产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