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公室11日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介绍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状况,使世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减灾所做的巨大努力。
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全文约1.6万字,分为前言、自然灾害状况、减灾战略目标和任务、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减灾能力建设、减灾的社会参与、减灾的国际合作、结束语8个部分。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白皮书表示,中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主要特点。
白皮书说,中国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加强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白皮书说,中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国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减灾救灾领导体制。在长期的减灾救灾实践中,中国建立了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重视减灾的能力建设,在减灾工程、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区减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白皮书说,中国重视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减灾事业,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白皮书表示,中国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和完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减灾能力建设,在重大灾害中相互援助。
白皮书强调,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城乡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全社会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水平为基础,全面提高综合防范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白皮书内容摘要:
白皮书:中国明确提出减灾战略目标和九大任务
中国政府在《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及中长期国家综合减灾战略目标,即:建立比较完善的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能力大幅提升,公民减灾意识和技能显著增强,人员伤亡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详细]
白皮书:中国把减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保障
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详细]
中国部分主要河段基本具备防100年一遇洪水能力
中国大江大河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部分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100年一遇洪水能力。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断提高,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能力。[详细]
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在中小学开展校舍抗震加固建设
从2009年起,国家将用三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热带气旋、火灾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详细]
中国已累计解决1.09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从2006年开始,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以保障饮水安全为中心的新阶段。从2006年到2008年,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人民币,地方自筹配套资金226亿元人民币,累计解决1.09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详细]
截至2008年黄河流域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约3亿吨
截至2008年,重点防治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已实施重点区域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减沙率达40%以上。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减少三分之一,黄河流域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3亿吨左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