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跟踪审计帮灾区干部“免疫”
记者了解到,到6月14日,入驻四川省民政厅的审计组,审计过的资金已经有63个亿。
“在大灾发生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对接收的这么大的资金量进行审计,我到审计部门工作以来还是第一次。”负责民政厅审计的任承彝告诉记者,由审计署成都办与四川省审计厅组成的驻民政厅审计组共抽调了17名审计人员,分成7个组,深入到了22个省本级单位,对65亿元的接收资金和不计其数的救灾物资进行审计。
据四川省审计厅厅长高仁全介绍,仅四川省审计机关就投入了1800多名审计人员参审,再加上审计署驻成都办、昆明办的审计人员,在四川的审计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2000人。目前已组成了220个审计小组,审计已覆盖了灾区的所有地方。
地震发生时,驻四川省民政厅本级审计组组长李元贵正在广州市进行财政审计。地震发生后,被紧急抽调来担任省本级审计组组长。
任承彝至今还记得省本级审计组入驻民政厅的那一刻:“那天是我带队到省厅来进行审计的,就在这座办公楼的一层与负责接洽的民政厅厅长见的面,随后就开始了工作。”
“老实说,5月20日前,救灾款物的管理确实有些混乱。”任承彝说,特别是救灾物资方面。他告诉记者,毕竟是这么大的一场灾难,又来得如此突然,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捐助者的捐助热情之高也是空前未有。所以救灾款物来得之快、之多,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另外,救灾物资计量单位也不统一。任承彝认为,从他几十年从事审计的经历来看,暂时出现的管理上的混乱也是在所难免。
“5月20日,国务院五部门下发了通知之后,整个救灾款物的管理可以说出现了一个分水岭。”任承彝说,从四川的情况看,5月20日后,明显好转和规范起来。“当然,审计人员也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在四川省本级审计中,我们就提出了20多条审计建议,帮助省本级部门规范管理。”
此次收到款物捐赠的部门之多,同样出乎任承彝的意料。“就连烟草部门、卫生厅、教育厅、残联这样的部门都接收到了捐赠的救灾款物。”任承彝说,省本级审计组审计的省一级部门多达22个。
四川省审计厅厅长高仁全告诉记者,就四川省的救灾款物审计主要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监督抢险救人和安置群众期间救灾款物是否及时、公正地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促进救灾款物的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安置群众和灾后重建期间资金物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款物的损失浪费和效益发挥情况,帮助健全救灾款物监管的长效机制。
救灾款的审计还好,难就难在救灾物资的审计上。李元贵告诉记者,据他们初步统计,到6月12日,四川省接收的帐篷有558000顶,彩条布2388万平方米,机械车辆554辆,食品按箱计的有7200多箱,按吨计的有33900多吨,按批计的有407批,按件计的6000多件,按袋计的有3000多袋……李元贵说,在对救灾物资的审计中,他们汇总到审计登记表上的物资种类就有15大类,其中,第15大类还是“其他”。
“此次审计之所以这么严格、这么细致入微,一方面是为了灾区人民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来自海内外的每一颗爱心都不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我们在一线的干部流汗、流血再流泪(忏悔的泪)。”审计署成都办纪检组长李玲对此感触最深。她说,地震发生后,干部们在一线非常辛苦,救死扶伤,没白天没夜晚地工作在救灾现场。事实证明,在救死扶伤这个环节上,干部们都很好地通过了大考。救灾款物的分发、使用对于我们的干部无疑又是一场考验,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干部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却过不了金钱物资关口的检验。李玲说,这也是审计人的职责。
交上一册记录着历史的明白账
“胡珊,5月15日,捐赠50元,未开发票。”这是记录在都江堰市民政部门接收捐款情况登记簿上的第一笔捐助款。
6月13日,在都江堰市设在救灾款物接收中心的大帐篷内,记者看到了记录完整的一本本账册。
“从5月15日,我们接收到胡珊的第一笔50元捐助款到现在,所有的捐助款无论是开发票的还是没开发票的,我们都进行了登记。没开发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时事发非常突然,我们还来不及准备发票,等我们有了发票,由于没有联系方式,根本找不到捐款人;另一个原因是,一些捐助人坚决不透露姓名,我们问急了,他就说,你要写就写‘一个好心人吧’。”都江堰市民政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无论哪种情况,他们都认真做了登记。其中,没开发票的,他们也都进行了标注。
在这位干部看来,审计人员第一时间的参与格外重要。她告诉记者,他们这个接收小组,从5月15日成立以来,就有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局是接收组的组成成员单位之一。“在接收过程中,我们3个人(民政1人、财政1人、审计1人)始终都在场。”她告诉记者,在审计人员的指导下,他们的接收账目记得非常清楚,一笔没落。
“这账本不仅可以向世人交出一本明白账,更重要的是它记录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段。”说这话时,这位记录员的声音并不高,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可以听得出,这是发自内心的话语。
在什邡市火车站,记者看到了同样不忘自己是在记录历史的审计人。
6月12日11点左右,记者到达设在什邡市火车站由什邡市审计局审计人员组成的审计组。当时,正好由大连市运抵什邡的两车皮活动板房材料准备运送到安置点南泉镇。
什邡审计局副局长蒋碧君告诉记者,从5月19日什邡市火车站接收到第一批捐助物资开始,他们就在火车站设置了审计组,到现在为止,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里24小时都有审计人员。
“从货物的接收到验收、从押运员的选派到车牌号的登记,从驾驶员的姓名到送达地接收员的姓名、领款物人的签名,我们统统都要登记,每一个环节都不会有遗漏。”蒋碧君说,为了规范管理,我们在全市统一推广使用由我们审计局设计的统一表格,所有款物发放、接受单位必须按照这份表格进行登记管理。
在什邡市火车站,记者看到,从开始审计到现在,审计组已经记了厚厚的几本账。
6月12日,德阳市审计组总指挥、四川省审计厅副厅长唐萍一头扎进灾情较重的蓥华镇物资发放中心,一一核对了登记账目后,她又随着高桥村的救灾款物发放员一起到了这个村的6组进行抽查。路上,她一边翻看村发放员的记账本,一边不停地叮嘱发放员每发放一笔款物都要记账。对着发放员的记账本,唐萍手把手地教她怎么把账记清楚。
据高仁全介绍,到目前为止,整个四川省在救灾款物的使用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审计署社会保障司派驻四川灾区工作的副司长秦萌也认为,大的环节审计基本上都把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