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城”概念
竹园商贸区只是陆家嘴金融城未来重点打造的一个重要功能区,陆家嘴金融城的规划还包括了其他区域。
2007年6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发展“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不再仅局限于沿江的1.7平方公里范围,还将继续向外围大幅拓展。
“陆家嘴金融城”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规划》,被上海市政府作为重要发展议题,《规划》显示:陆家嘴金融城规划范围将在目前基础上向东扩展,形成“一道三区”(世纪大道、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竹园商贸区、花木生态文化区)的发展布局,规划总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
“东扩”计划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初步定于今年年底启动,扩展地块面积约0.137平方公里;第二步将继续扩展0.7平方公里;第三步可望到2015年扩展到位。根据《规划》,小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将逐步向东部区域扩展,其目标就是使浦东陆家嘴区形成一个“金融核心功能区”,达到金融资源最充分集聚、金融功能最充分发挥的目标。
参与起草《规划》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主任助理曹昱博士介绍,“‘金融城’只是对核心功能布局的一个形象比喻,实际上,它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并无直接联系”。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发展部主管孙伟告诉记者,浦东新区作为中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18年发展,浦东区政府积累了足够的金融领域的经验和资源,又有能力去进行新的尝试,站在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一线。
专家预测,未来3年整个上海市场的办公楼开发可望向浦东地区拓展,陆家嘴“金融核心功能区”将首当其冲。由于竹园和联洋区域靠近小陆家嘴,两地块无疑成为开发商追逐的首要目标。
陆家嘴
未来引进三类机构
关于目前陆家嘴金融区的机构进驻情况,2007年11月发布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情况介绍》这样介绍,“聚焦金融”战略成效显著,各类金融机构达434家。截至2007年8月末,经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2家,占全市的53%。
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心组曾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孙伟指出:“陆家嘴金融区机构并不完善,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以资本交易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金融区,这需要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配套体系。”
孙伟介绍,未来几年浦东将更倾向于引进那些有实力、有特色的机构投资者,以及为其服务的中介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包含三类:一类是基金管理公司,包括公募和私募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一类是注重风险控制和长期投资的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管理机构等;一类是具有专业特色的私人银行等。
曹昱表示,“金融城”将是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市场的集聚之地,或许日后在该区域内,政府会推行一系列的特殊政策,或者还将借助NGO(非政府组织)推动各项工作。
据了解,到“十一五”末期,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的金融机构将高度集聚,达到国际新兴区域性金融中心水平;“金融城”将成为国内资金运用中心和高端金融人才高地,以及金融业务标准、信息标准、执业标准等的制定中心。量化指标则是:到2010年,浦东金融机构数量力争超过600家;金融从业人员超过20万;金融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