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教融合到科学引领——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建设思路

发布时间:2019-07-22 11:41:3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吴福元 魏勇 宋玉环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教融合,深空探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国家战略

千里跬步:我国行星科学教育的发展基础

中国科学院大学行星科学教育 40 年

我国的行星科学脱胎于地球科学,形成于地球科学、天文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在过去数十年中,行星科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等高校已经开始萌芽并默默生长。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 1978 年,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以下简称“培养单位”)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自从 1978 年开始,作为国科大的基础学院之一,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前身为地学部、地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星学院”)承担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一级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40 年来,地星学院培养研究生达 3.7 万人,有 28 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

40 年来,地星学院开设的《地球物理基础》(1978—1979 学年,傅承义院士主讲)、《普通地质学》(1978—1979 学年,万天丰教授主讲)、《地磁与高空物理》(1980—1981 学年,朱岗昆教授主讲)、《空间物理学》(1982—1983 学年,刘振兴院士主讲)、《空间物理探测技术》(1984—1985 学年,孙传礼教授主讲)等多门经典课程,已成为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

近年来,国家深空探测工程带动了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也更加细化。为此,2003年地星学院开设了《比较行星学新进展》(欧阳自远院士主讲),自此正式开启了以行星科学命名的课程,随后陆续有:《比较行星学》(2007—2008 学年,林杨挺教授主讲)、《行星地磁与环境》(2007—2008 学年,匡伟佳教授主讲)、《行星空间物理》(2014—2015 学年,魏勇教授主讲)、《空间物理概论》(2017—2018 学年,张辉教授主讲)、《空间等离子体模拟》(2018—2019 学年,沈芳教授主讲)、《空间环境探测原理》(2018—2019 学年,乐新安教授主讲)等相关课程。国科大天文学院还开设了如:《行星科学导论》(崔峻、惠鹤九等教授主讲)、《恒星大气与谱线分析》(杜翠花等教授主讲)、《天体测量学及其应用》(齐朝祥教授主讲)、《天文地球动力学》(陈俊平教授主讲)和《空间环境预报》(刘四清教授主讲)等多门行星科学的课程。

除此之外,地星学院邀请了世界知名科学家在夏季学期开设了与行星科学相关的各类短学期课程,如《简正振动理论在固体地球与行星中的应用》(2010—2011夏季学期,Roberto Sabadini 教授主讲)、《地球与行星内部的水:从原子至全球》(2011—2012 夏季学期,Shun-ichiro Karato 教授主讲)、《行星物理与行星演化:观测与建模》(2012—2013 夏季学期,Paul Tackley 教授主讲)、《行星物理及其演化》(2013—2014 夏季学期,Paul Tackley 教授主讲)。

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辛勤耕耘、薪火相传,使国科大成为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高地。

<  1  2  3  4  5  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