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体问责难奏效
张羽,刚才我们其实跟毛教授探讨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就是被免职官员异地任职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标准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你怎么看?
张羽:
我想先谈你这个标准的问题。
刚才也讲到,我们会有更详细的一个制度化的建设,但是标准是人执行的,不可能把每件具体的事情都规定的清清楚楚,说你犯了这个错误就会被免职或者被撤职,很难做到每一件事情都事无巨细的把它标明,关键最重要的就是你对谁负责的问题。我们看到现在我们的问责这次力度强前所未有,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在注意,我们把问责制度进一步的普及化、制度化、日常化的过程当中,问责的主体是谁,就是说你的问责主体如果只限于你的上级官员的话,那么可能就很难把它完全的进行一种制度和普及。如果你的问责主体是民众或者民意,或者社会舆论的监督的话,我想只要是你伤害到公共利益,或者说你不作为,或者是贪渎等等,可能都会引起这方面的举报,或者检举,或者追究责任,我想这才是根本问责的源头,那就是谁来问责的问题。
主持人:
你说到这儿,对于这些一系列不管什么样级别的官员来说,恐怕心里面的准则就很重要,你说到的等于是外部的监督,到底是上面监督你,还是下面监督你,其实最重要的对于官员来说,还是对于自己到底对谁负责,他的那种内动力、内驱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张羽:
没错,我们的官员所获得的公共权利是人民交给他的,那么真正监督他的权利也应该是人民。我们问责现在更多的是体内循环,就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这叫同体监督,如果你还有人大、政协或者媒体、舆论、民意对你的监督的话,异体监督,可能这个效果综合起来会更好一些。
问责要常态程序更透明
主持人:
而且媒体在监督的时候,我觉得对于媒体来说,本身也有一个学习和完善的过程,因为你看刚才我们看过的一些短片,由于对一些字,比如说中秋节写成端午节,对三个官员也实行了一系列的免职措施。
张羽:
对,媒体的作用它是让这个事件被公众所了解,被大家所关注,还有很多重大的伤害公共利益的事件是社会影响巨大,这时候问责叫做一种火线问责,就是事情出来了问责,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在日常的管理当中,让我们的问责常态化,交通拥堵要向谁去问责,足球输了应该向谁去问责,审计查出来有挪用资金,有投资失误了应该向谁问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问责制度化和普及化、常规化的一个走向。
主持人:
刚才咱们说的是标准,其实咱们还要探讨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这个官员在这个地方,在这件事情上被免职了,过两年也许东山再起了,因为你看,不是没有前例,比如说重庆彭水市县委书记被免职以后,过两年当了重庆市统计局的一个副局长了,还有洪洞县黑砖窑,被撤职的山西的一个副区长,马上摇身一变,任命为该区的区长助理了,你怎么看这件事儿?
张羽:
我想说的是,特别是后面你举的这两个例子,尤其是黑砖窑的副区长又被任命为区长助理,这是典型违反了我们干部的一个任免程序,他在任免的过程当中已经违反了程序。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刚才我说的,我们的问责制度谁来问责,在问责的过程当中,处理过程当中能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化,你要向我们有个交代,你要向民意有个交代,正因为他在整个的干部任用过程当中是一个暗箱处理,还是上级对下级的一个管理和奖惩的话,最终可能导致个人,比方上级的好恶或者远近的亲疏,让有些地方干部的问责和追究变成了带薪休假。
主持人:
而且这件事情绝对是要透明,否则的话,老百姓这么多的眼睛在盯着,你这个干部因为这件事儿被免职了,其实民众更关注的是你这个案子最后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果。
张羽:
所以程序过程的透明也是制度化所要建设的一部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干部他被免职了,那么经过两年之后可能另有任用,其实在国际上这个也并不鲜见,因为我们知道处理像引咎辞职,或者免职和撤职,它在行政处理上程度是不同的,但是即使这样,也应该给公众有一个明确的交代,让大家有信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