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由于立法不完善遗留执法空隙和隐患,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任启兴为此提出,食品行业应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据他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食品行业外部环境和内部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食品行业配套政策不完善、监管不力,食品结构相对不合理,食品中危害微生物、农药兽药残留量、重金属严重超标,滥用激素、食品添加剂现象大量存在,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中二次污染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食品生产环境恶化。全国20多个省区市出现酸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已造成地下饮用水严重污染,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严重威胁。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呈现上升势头,2006年第四季度,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44起,中毒4922人,死亡36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33.3%,中毒人数增加42.3%。
任启兴说,我国食品监管法律法规虽然不少,却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使执法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中存在空隙和隐患。同时,由于执法主体不同,适用法律不同,定性不准确等,难以监管的情况经常发生。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责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的有农牧、质监、工商、卫生、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由于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他建议建立食品行业的全程动态监管机制,将监督管理的重点从最终产品的检测过渡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整合执法力量,调整监管职能,逐步采用由一个部门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模式,由该部门全过程负责食品质量监管,并赋予更高的权威。
同时,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惩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真正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努力构造政府主导,企业、协会、消费者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新机制。(记者黄会清、吴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