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江苏省无锡市赴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纽约举行“530”计划推介会。邻近城市的留学生也纷纷赶来,“先行者”在无锡创业成功的例子,激起了他们归国创业的热情和信心。一股无锡“530”旋风,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中刮起。
“530”计划,为留学生归国创业敞开大门
2001年初,当“海归”施正荣拿着200页手写的《太阳能产业化可行性报告》,奔走在国内多个城市寻求产业化机遇时,无锡历史性地接住了“橄榄枝”。谁也没料到,八年后的今天,施正荣创办的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创造出了国内光伏领域“领头羊”、世界光伏产业前三强的奇迹。
“尚德”的成功,被总结为“无锡引进人才模式”。即:一个开明的政府,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本、技术、市场整合在一起,支持高层次青年创新型人才创业。“复制施正荣”的梦想,使“尚德”成为“530”计划的一个“蓝本”。
“2006年的太湖‘水危机’,使无锡意识到,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告诉记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后,必然是人才结构的调整。无锡的人才结构有‘高原’无‘高峰’,在归国留学人才回流的大潮中,无锡要顺势而为,向更高的发展层面跃升。”
2006年4月,无锡正式出台“530”计划。目标是“5年内引进30名海外领军型创业人才”。“530”计划包括“三个100、两个300”,即政府向创业者提供:1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启动资金,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不少于100平方米住房公寓;根据项目情况提供不低于300万元的风投资金,不低于300万元的资金担保。另外最吸引“眼球”的是提出摒弃“GDP崇拜”,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营造开放的经营环境。政府方面努力做到成立之初做保姆、发展之中做导师、成功之后做保安。从而,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30”计划甫一亮相,曾引来不少非议和疑虑:何必花大力气去培育归国创业的留学生企业?不如直接引进世界“500强”对GDP的贡献大。众所周知,高科技企业成长周期长,成功产业化比例不足10%。
无锡把还在“襁褓”中的创业项目引进来,不仅给予资金支持,还花精力“全程服务”,确实需要战略眼光和胆识,这也正是“530”计划的特色。
招才引智,政府定位做服务者
三年间,申报“530”计划的海归创业团队数量连年翻番,今年上半年达812个,是2006年全年申报总数的27倍。
是什么让“530”计划备受海外学子青睐?无锡人的回答是,仅靠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等“三个100、两个300”的优惠政策,很容易被其他地方复制;眼下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创业环境变差,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归国人才还有可能“孔雀东南飞”。
首批“530”人才之一、在多家国际知名公司担任首席系统工程师的冯向光感慨道:“无锡吸引海归创业不是‘三分钟热度’,是真正做到全面服务。”
2006年12月,冯向光回国注册成立了无锡辐导微电子有限公司。创业服务中心免费为他招聘人才,并腾出最好的办公室,外地员工被安排入住大学生宿舍。“保姆式”服务,使冯向光能带领团队潜心研发。“高精度温补振荡器用作单芯片时钟”等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成功研发后,政府又帮着“跑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即实现了产业化。
三年多来,无锡市不断创新政策体系,为“530”企业度身定制产业化推进政策。无锡新区为“530”企业招聘“企业保姆”,费用则由政府“买单”;滨湖区为“530”企业结对“创业导师”,让本土企业家指导和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难点。
收获在期许中到来。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1年多,其研发的小型无人直升机就实现了小批量生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2008年4月,无锡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首台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今年预计可实现销售额15亿元……2006年以来落户的276家“530”企业中,已有53家顺利实现销售。今年年底,预计将有超过15家“530”企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万。
人才集聚,创新文化支撑转型路
有专家认为,“530”计划颠覆了科技创新的传统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把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转化为无锡转型发展创新资本,以国内外人才集聚带动新兴产业集群的新路子。
无锡市科技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申报数量爆发式增长的同时,“530”项目质量也大幅提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项目分别占43%和28%,其他主要为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新材料等。“这些产业无疑成为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在杨卫泽看来,比“530”企业产值更为重要的,是“530”计划在海内外科技人才中产生的集聚效应,以及由此催生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文化氛围。
弘和药业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哈佛博士后赖文用“扎堆”来形容这种现象,目前在弘和药业,有4位海归博士带领研发团队。据了解,目前在无锡落户的“530”企业总注册资本达10亿元,集聚的创业团队总人数超过 1200 人。
旨在推进“530”企业产业化的“后530”计划已经出笼。由无锡市政府出资,将组织35家“530”企业高层前往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企业管理、投融资、市场运作等方面的课程培训。7月18日,“530”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中星微电子创始人邓中翰博士等18位专家,将为“530”计划提供咨询指导。
“530”已成为无锡引进创业领军人才的品牌。以此为契机,到2010年,无锡将建立20个“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20个院士科研团队。
无锡推进“三谷三基地”(硅谷、液晶谷、生物谷,动漫基地、信息外包基地、流程外包基地)跨越发展的转型之路,在人才战略的支撑下逐渐清晰。(苏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