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监管系统代表委员回应资本市场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针对市场关注的创业板、融资融券、“大小非”等热点问题,来自证券监管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和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4日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予以一一回应。
创业板基本准备就绪 经济金融形势稳定时择机推出
关于创业板的筹备情况,欧阳泽华代表说,创业板发行与上市管理办法的修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除此之外,证监会还进行了包括技术、市场宣传、投资者教育在内的各项准备。
关于创业板企业的准入门槛,欧阳泽华介绍说,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创业板企业定位在成长阶段后期、接近成熟期的区间,这些企业从财务指标、稳定性和公司规模来看都远远高于国外创业板市场的标准。
据介绍,目前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标准是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单纯从财务指标来推算,能够达到指标最低要求的企业数量比较可观,这也支持了上述标准。”欧阳泽华说。
由于创业板规模较小,市场普遍担心推出后会遭炒作。欧阳泽华表示,针对这种可能的情况,证监会已经并还将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范,这包括: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创业板专门的交易规则,从交易制度的设计上挤压市场炒作空间;在交易所建立专门的市场监察系统,增强对市场违规行为预警的功能;增强稽查处理的威慑力。
此前,有消息称,证监会要成立发行二部审核创业板的发行。欧阳泽华就此表示,证监会对于创业板的发行审核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总体设计正在研究和完善中,一旦确定下来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向社会公布。
关于创业板的推出时机,欧阳泽华说,因为创业板风险比主板要高,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做扎实。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还要密切关注,在国家经济金融形势比较稳定的背景下,再择机推出创业板。
|